401 动物生态.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01 动物生态

第一章:动物生态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这个名词最早是由Haeckel(德国)在1869年提出的。 第一节: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环境中影响一种或几种有机体生命的任何部分或条件称为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常可分非生物因子(a biotic factor)(包括物理因子,化学因子等)和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两大类。 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因子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综合的对动物有机体产生影响,但在不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主导因子在起作用,称为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一、物理因子(physical factor): 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光照、风和雪等,它们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着动物的生活。 (一)温度(temperature):温度对动物以及对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都比较显著。 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大。各种动物类群通常都具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如有些原生动物的最适温度为24℃∽28℃,爬行类借皮肤吸收太阳的热能,使体温达到一定程度时才积极活动。一般来说动物生命活动的低限是冰冻、高限是42℃,但与动物体本身的生理功能、营养状况以及暴温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昆虫须在发育起点温度以上才能开始发育,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一个虫期或一个世代)需一定的温度积累,称“有效积温法则”。温度变化也是某些动物迁徙的重要原因。温度也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特别是变温动物)。 恒温动物对环境温度适应性较强,但其行为也间接受温度影响,如草的枯萎和昆虫的休眠都可导致草食性动物或食虫动物迁徙。 动物种群栖息地点(如地表)的小气候(microclimate)比大气候(macrolimate)变化剧烈,对陆地动物的活动有更大的影响。 (二)湿度(humidity)和降雨(rainfall):湿度对于低等陆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低湿大气能抑制新陈代谢和延滞发育,高湿大气能加速发育。如粉螟(Ephdstia)light):生物有机体所须能量全部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日光。植物依赖日光进行光合作用,它的分布对动物分布有着巨大影响。光照对于动物的热能代谢、行为、生活周期和地理分布等都有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如变温动物的活动、动物体内的“生物钟”、动物的洄游和迁徙等,均与光照有密切关系。实验证实,以人工光照可以改变鸟类换羽和兽类换毛的时间和速度。 不同动物对于光的依赖和度不同,尤其在低等动物最为明显。日出性(趋光性)昆虫喜欢在光亮的白天活动,夜出性(避光性)昆虫对紫外光敏感,因此常利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不同种昆虫或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种昆虫地理种群,对日照时间的长短(光照周期)反应不同。光照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昆虫滞育(diapause)的主导因子。 二、化学因子(chemical factor): 主要包括气体(O2、CO2、氢等)、盐度和酸碱度(pH)等。 (一)气体:气体对动物生存的影响很大,大气及水中的含氧量,直接影响动物的生存和分布。有害气体可导致动物死亡或发生畸变。 (二)盐度(salinity):盐度主要是通过影响水的密度和渗透压而对水生生物的生活和卵的发育产生影响。水环境的盐度差异很大,淡水含盐量为0.5‰、海水为33‰∽35‰,这是淡水及海洋生活种类在分布上互相隔离的主要原因。某些溯河产卵的海洋鱼类,在生殖洄游期间对环境盐度的适应产生阶段性的改变,以能在淡水中产卵。 (三)酸碱度(pH值):水域中的酸碱度主要取决于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及其与碳酸盐类的关系。水中游离二氧化碳愈多则水愈呈酸性;如果游离的二氧化碳相同,则碳酸盐愈多,水愈呈碱性。 各种水生动物对pH值都具有一定的忍受范围,但也有很多水生动物可在较宽的酸碱度水域中生活,如我国的家鱼能在pH5∽10水域中生存;某些绦虫能生存于pH4∽11的环境中;眼虫生活于pH2∽8的流水中。也有的种类能在较酸或较碱的水中生活,如一些蚊的幼虫常见于pH小于5的水中;有些原生动物仅在极碱的水中生活。具有碳酸钙壳的动物对于酸性水域最敏感,因为它们的壳能被酸所侵蚀。少数水母在pH6以下的水中栖居。pH值对某些水生动物卵的受精也产生影响,pH值过高或过低都影响受精作用并导致受精卵死亡。 三、生物因子(biotic factor): 生物因子在动物有机体的数量消长方面具重要影响,食物关系是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狭食性种类。食物不足引起种内和种间竞争激烈,特别在种群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个体间对于食物和栖息地竞争加剧,导致生殖力下降、死亡率增高以及动物的外迁,从而使种群数量(密度)降低,构成一种与密度有关的反馈调节机制,称密度制约或密度依赖性影响(density-dependent influence)。由于植物是动物的食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