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JLY3809机立窑窑体及卸料部件
1前言
1.1 综述
我国立窑生产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普通立窑阶段;
第二阶段是机械化立窑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节能改
造新技术为起点的向着现代化立窑发展的阶段,目前正处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出现了一批全面推广应用各项技术,并实现了科
学管理的现代化立窑企业,这些现代化的立窑企业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与大型
回转窑企业相媲美。
1.2 设计依据及技术指标
本课题来源于实际。随着建筑技术对水泥质量的要求更高,国家对环境要求
更加严的形势发展,对现有的机立窑进行节能综合改造,使之成为一代新型机立
窑,敢与在能耗,质量和环保等方面与普通旋窑竞争,是每一个立窑水泥工作者
的历史使命。
从这机立窑发展的历史上看,一部分机立窑由于发展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众多的立窑水泥企业发展参差不齐,确实存在着有些企业水泥质量差、不均匀、
形象不好的现实。但是占立窑水泥总量20%的现代化优秀立窑企业的事实证明,
立窑水泥存在着水泥质量差的原因不是窑型决定的,而是其他工艺条件决定的,
通过加强技术进步和科学的企业管理,完全可以达到优秀的现代化立窑企业的水
平。就是回转窑水泥中也不是全好。除新型干法回转窑外,小型中空回转窑、湿
法回转窑、立波尔窑、亦存在提高和淘汰的问题。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
时期,机立窑将与新型干法窑有一个共存时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将发挥重要
作用,在交通不便,市场容量不大的地区,立窑水泥仍将有很大的存在空间,特
别是西部大开发,机立窑水泥仍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刘平成教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了方案论证。经过讨论与研究,改变了传
统的立窑的结构。
1.3 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
最终确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原先的机立窑进行改造。
1、对窑体本身进行综合技术改造,使窑体本身参数如:喇叭口角度、深度、
倒喇叭口等处于最佳状态,烟囱、风机等要与之配套。
2、解决立窑的保温问题。
3、采用节能塔式篦子。
4、加强立窑烧成操作,确保立窑均匀、稳定地加料、卸料。做到大风大料,
速烧快冷。
1
JLY3809机立窑的窑体及其卸料部分
2总体方案论
2.1结构方案的确定
2.1.1传统窑的基本结构
机械立窑的构造由窑体、窑罩、烟囱、喂料装置、卸料装置、卸料密封装置
及其附属的鼓风系统等部分组成。
2.1.1.1窑体结构组成
窑体由窑壳(筒体)、窑衬、隔热层、衬板与铁砖等部分组成。
(一)窑壳(筒体)
窑壳的作用是承受物料和风压的作用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要求窑壳的材料
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密封及良好的可焊性。
窑壳材料一般学用A3 的钢板卷焊而成,筒体厚度一般为8~10mm。
(二)窑衬
窑衬是直接与高温物料相接触的部分,其作用是保护窑壳,要求它具有耐高
温、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常用的窑衬材料有粘土耐火砖、高铝耐火砖、磷酸盐耐火砖及新型窑衬材料
等砌筑。
(三)隔热层
在窑壳与窑衬之间设置隔热层,其作用是减少窑体的散热损失。
常用的隔热层材料有矿渣棉、膨胀珍珠岩以及石棉粉末和干矿渣的混合物
等,一般隔热层厚度为250~500mm。为了减少机械立窑的散热损失,可在烧成
带处的窑壳外增设保温层,以及提高热效率。
(四)衬板与铁砖
机械立窑与塔式篦子相对的窑体。由于卸料装置的运转,熟料对该部位内壁
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与挤压力。因此,筒体须装置衬板以保护窑体。
衬板材质的选择。一般宜选用铸铁衬板或铸钢衬板,不宜选用高锰钢,因高
锰钢在与红热状态的熟料接触,有析出碳化物降低耐磨性的趋向。
2.1.1.2窑体的高度与外径
窑体按其高度可分为三段
(一)窑体上段(窑上端喇叭口扩大段)
该段是立窑的预热、干燥、分解、与烧成带处,温度约为1300~1450度,从
节能观点出发,该处保温尤为重要。
在立窑扩大口和烧成带接触物料的外层处,一般可选用高铝制耐火砖,该处
不直接接触物料的窑衬可选用普通粘土砖。
(二)窑体中段(窑体的冷却带)
2
该段由外层筒体、隔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