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改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浅议改进工艺降低生产成本2000年以来,由于PVC树脂需求量逐渐增大,树脂生产成了国内化工行业的一个热门,许多树脂厂纷纷上马,结果导致树脂市场饱和。特别是遇上全球金融危机,PVC行业更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顺利度过这次金融危机,是电石法生产PVC树脂厂家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针对这种状况,氯碱公司通过考察学习,从工艺、技术及管理上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行一系列改造来降低生产成本,迎接市场的考验。
加强对电石单耗的控制
氯碱公司电石在PVC树脂成本中占的比例是60.08%,属于原料成本之首,所以控制好电石消耗对降低成本起着重要作用。
1.电石入厂时,严格把好质量关。入厂电石发气量要求在285L/kg以上。
2.控制好发生器的反应温度。反应温度严格按工艺指标控制在85至90之间。
3.严格控制排渣次数。如果排渣次数过于频繁,将不可避免地使一些未反应的生电石排出发生器,造成损耗,同时电石渣浆中溶解的乙炔气也会随之排出
4.杜绝工艺管线及设备的泄漏点。加强巡检,防止放水点由于阀门关不严或法兰处泄漏而造成乙炔气损失。水环压缩机在开停车时要正确操作,避免由于误操作造成乙炔气泄漏。
5.在乙炔冷却塔及清净塔排出的废液中,溶解有大量的饱和乙炔气,将这些废液用泵打入发生器内循环使用,一方面回收其中溶解的乙炔气,另一方面减少新鲜自来水的用量,降低消耗。
压滤水、母液水的回收利用
在电石法生产PVC树脂工艺中,压滤水和母液水是生产中的主要外排水。如果能把这部分水回收利用起来,可以大大减少生产用水。
1.压滤水通过降温后回用发生器。按年产5万吨PVC树脂计算,用水量一年为45万吨左右。除反应消耗和蒸发掉一部分外,还有大量的水被外排。为此,我公司专门建立了两个大浓缩池,电石渣浆经压滤除渣后,清液再经二次沉降,然后通过凉水塔降温。降温后的水经清液泵送往发生器回用,节省了大量新鲜水。
2.离心母液水作为喷淋冲洗用水和发生用水。两年来,离心母液水一直外排。结合生产实际,考虑离心母液水回收利用既可解决用水紧张的问题,又可消除污染,为此,对离心母液水进行降温处理,可供喷淋冲洗和发生使用,工艺简单,节省了生产费用。
3.泵用机封水由原来的自来水外排改为无离子水自循环。一般每台泵每小时的机封水外排量近0.25立方米,这样全厂的泵用机封水一年的外排量就是个很大的数目。现在公司上了无离子水自循环系统,既起到了给机封冷却润滑的作用,又降低了用水成本。
VCM单体的回收
从尾排直接排掉的和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排到大气中,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会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对这部分单体回收很有必要。
1.变压吸附是氯乙烯尾气回收的新工艺。本装置核心技术是PSA工艺,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产品收率高、成本低。整个吸附分离循环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全部实现自动化操作,装置弹性大,能适应原料气和组成的波动。从投用以来,效果一直很好,净化气可以完全达标,氯乙烯、乙炔通过逆放解析又回到系统中,而且对系统的影响不大,运行平稳。
2.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不仅影响生产成本,而且由于氯乙烯具有毒性,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PVC树脂成品中残留的氯乙烯含量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处理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单体一般有槽式汽提和塔式汽提两种方式。以往我们采用槽式汽提工艺,在处理浆料时需要大量蒸汽升温,随后空气恒温吹风,造成大量蒸汽消耗,而且物理处理时间长,有一段时间还造成合成后系统含酸。采用塔式汽提,消耗蒸汽大大降低,处理时间缩短,提高了产品质量,氯乙烯残留量稳定在5ppm以下。
提高釜的利用率
1.采用密闭入料工艺。2008年,公司二期聚合全部采用密闭入料工艺,从洗釜、涂釜、入料到出料,整个生产过程都是DCS自动控制。这种工艺缩短了辅助时间,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明显提高了釜的利用率。一期六条聚合釜是开盖投料,高负荷生产时两个釜上工都有些紧张,单釜运行周期一般为8至9小时。二期六条聚合釜是密闭入料,有一个釜上工就解决问题,单釜运行周期一般为7小时左右,比开盖投料缩短近一个半小时。同时由于单釜运行,周期缩短,釜底注水量也随之减少。
2.通过调整配方增加单釜投料量,降低成本,增大产量。水油比由原来的1.56调整调整为1.38,引发剂由原来的单一引发剂改为复合引发剂,分散剂由原来的1.05立方米降为0.9立方米,消泡剂由原来的2.5公斤增加为5公斤。通过使用观察,前后两种配方对反应控制没有任何影响。但配方调整后,可增大产量,降低辅助材料带来的成本;提高浆料浓度,加快离心脱水速率;调整树脂颗粒形态,降低干燥温度,提高干燥速率;增强树脂流动性;有利于VCM单体的脱析回收。
加强现场管理,杜绝人为浪费
1.在投料上加强操作,以免进错后减少不必要的外排。2.出料时一定要出干净,减少地沟料。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颈动脉狭窄介入诊疗指导规范.pptx VIP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第六单元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人教部编版 (共14张PPT).pptx VIP
- Unit 8 Colours(Wrap up and assessment) 表格式教案 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pdf
- 国际人才英语教程(中级)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pdf VIP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pdf VIP
- A319销钉工具查询举例.pdf VIP
- 酒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docx VIP
- 美国杜邦VORASURF™ DC 193 Additive MSDS英文报告.pdf
- 全回转施工简述--宜春推介会.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