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十大人物速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事业史》十大人物速记 姓名 概况 在新闻史上的主要贡献 梁启超 (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报刊出版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17岁成为康有为弟子,思想转向改良维新。22岁组织“公车上书”,25岁成为“戊戌变法”领袖,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继续宣传改良,也曾一度倾向革命。后游历列国,考察各国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不断探索中国强国之路。曾在民国政府任职,在反袁护国运动、五四运动等众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均发挥过重要作用。晚年醉心学术教育,是清华大学“四大导师”之一,也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代表人物。 一生留下著作1400多万字,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宗教学、伦理学、新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合编为《饮冰室全集》。 1、创办或主编报刊:《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等17种,其中大多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梁启超本人被誉为“舆论界之骄子”、“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影响了几代人。 2、创立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时务文体: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条分缕析,笔端常带感情。成为后来白话文运动的渊源。 3、新闻思想: (1)报纸的角色:“耳目喉舌”。 (2)报纸的功能:“去塞求通”。 (3)报纸的“两大天职”: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4)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5)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和煽动。 章太炎 (1869—1936) 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家。 早年参加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转向革命,后回国宣扬革命,影响较大。1903年因“苏报案”入狱,出狱后再度流亡日本,成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辛亥革命后在国民政府任职。晚年淡出政坛,专心学术教育,儒学、朴学、史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医学等方面均有较大成就。其弟子中涌现出钱玄同、许寿裳、黄侃、鲁迅、周作人等人物。 1、创办或主编报刊:《苏报》、《民报》、《昌言报》、《大共和日报》等,尤其是担任《民报》主笔期间,大力宣传革命,与改良派报刊论战,影响极大,被称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 2、重要新闻事件:苏报案(具体过程见笔记),成为中国新闻言论自由的先驱。 于右任 (1879—1964) 名伯循,字诱人,后改名“右任”,号髯翁,陕西三原人。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早年系同盟会成员,革命派报人的代表,辛亥革命元老,革命后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杰出书法家,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中国近现代著名高校的创办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基人。 1949年去台湾,直至病逝。 1、创办或主编报刊:《神州日报》(革命派第一份大型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合称“竖三民”,影响极大)。 2、新闻思想: (1)报刊的功能:监督政府,为民请命,舆论之母; (2)报刊的责任:培养青年,教化国民; (3)报刊的自律:记者须担负起对国家国民之责任,应有过硬的国学修养和专业知识,应客观真实地反映社会各个方面。 陈独秀 (1879—1942) 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学者,新文化运动发起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17岁中秀才,后接受西方思想文化,因反清宣传受政府通缉,逃亡日本求学;回国后开始报刊活动,宣传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后在国民政府任职,后二次东渡日本学习。 1915年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拉开新文化运动序幕;1917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阵地。后转向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组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建党人,1921年中共成立后连任中央总书记。大革命失败后逐渐脱离中共,多次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晚年漂泊武汉、重庆等地,1942年在重庆江津逝世。 1、创办或主编报刊:《国民日报》、《安徽俗话报》、《新青年》、《每周评论》;其中《新青年》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启者和主要阵地,是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 2、开创新型报刊:《新青年》后期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陈独秀还主持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和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 3、新闻思想:在报刊性质、功能、特征、传播技巧及报人品格诸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观点,对当代新闻事业仍具借鉴意义; 4、相关事件:新旧文化大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邵飘萍 (1886—1926) 原

文档评论(0)

masterchief2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1410134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