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卷第4期 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V0L6No.4
2008年 11月 Journalof1.,iaoningMedic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Edition) Nov.,2008
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从 “有恒产者有恒心说起
李 宏
(渤海大学,辽宁 锦州 121013)
【摘 要】“恒产”理论反映了孟子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使教育得以发挥 “善性”的作用,达
到 “明人伦”的目的。孟子从国家建设和民众社会生活的全局利益出发,将道德、教育和经济合而为一,使教育成为得 以扩充
人的“善端”的必不可少的外力务件。站在 “王道”、“仁政”和 “性善”论的角度 ,可以看 出孟子的经济思想与教育思想之间有
着密切的联 系。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8)04—0062—03
在孟子所有对义利的言论中,下面这段话最引 利”的主客观条件,而且与孟子 “若民,则无恒
人注 目并引起了最多的争议: 产,因无恒心”的深刻体察也不相容。站在王道
孟子见粱惠王。王日: “叟!不远千里而来, 仁政和性善论角度,去理解这句话还可以发现孟子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 “王!何必日利, 的经济思想与教育思想之间的深厚渊源。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 日 何‘以利吾 国? “大夫日
一
、 “恒产”理论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何‘以利吾家?’士庶人 日 何‘以利吾身?’……未
有仁百遗其亲者也,未有义百后其君者也,王亦日 孟子痛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 “争地以战,杀
仁义而已矣 ,何必 日利?’’[ 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残酷, 以及一
鉴于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 方面是王公大人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一方面
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坚信,如果民众有了恒 是 “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不公;-3力主性善论
产, “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因而在义利顺序上, 的孟子对此深恶痛绝,并认为这一切都是人的自利
孟子对民众的要求则与统治者相反,是先利后义, 之心造成的。因此,他首先反对的就是 “自利”
以义从利。孟子的义利观由此出现了一个悖论:主 (包括只利自己国家而不顾他国利益的 “自利”)。
观上,要求统治者与民众对义利取舍的顺序相反; 这是孟子反对言利的直接原因,但他反对的只是 自
客观上,对于并非超然于自然与社会而存在的统治 私或 自利,至于王道仁政之天下大利,孟子是绝对
者来说却根本行不通。治者仅凭 口头或心里的 赞成并极力维护的,而且其他所有的利益都应服从
“仁义”不足以修身、齐家、平天下,以致他们在 这一远大的目标。他曾向齐宣王、梁惠王、滕文公
极大的程度上反而较民众更迫不及待地需要先利后 等君主阐述过其 “仁政”的主张,首要的一条就
义甚至见利弃义。孟子由此陷入一个理论与现实的 是 “制民之产”,使人民都成为小土地所有者。孟
双重困境:一方面,作为孟子义利观的实践主体的 子认为,老百姓的特点是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
统治者在争权夺利的过程中无不背弃了义利观的初 恒产者无恒心”。-4有一份固定的田产,才会有思
衷;另一方面,正所谓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民 想的稳定而安于本分,因此,应当给每户农家百亩
众原本就不具备接受统治者反抛过来的 “先义后 农田、五亩宅地,“薄税敛” “不违农时”,使 “民
【收稿日期】2008—05—27
【作者简介】李宏,女,1973年生,辽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