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4文言一轮教案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2014文言一轮教案3

文言文复习教案三 知识储备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结合文意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大多不用判断词,而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词充当谓语。又常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字表示提顿,在谓语之后加上“也”字帮助判断。 被动句则是指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形式上可以分为“于”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见”字式、“被”字句式、无标志的意念被动等类别。 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格式:主语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语【余、吾、尔、自、之、是】+动词;二是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提前,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或: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格式:主+宾+之(是)+动。三种情况只须记三个句子即可记住:“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尔何知”,“唯你是问”。 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与量词省略等六种,其中尤以主语省略与宾语省略更为常见。翻译时主语可以承前省略,但遇前后主语不相同时一定要补出,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另外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大纲没有要求,但常见常考,所以也要特别留神。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和用法”还包括对文言句式中几种习惯的固定结构的指认。如“如……何”、“奈……何”、“若……何”、“……孰与……”、“……何如……”、“不亦……乎?”、“何(奚、曷)以(用) ……为”“何以为”“何……为”、“何……之为”。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如使动,二是形容词、名词活用如意动,三是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四是名词用作状语。 二、文言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老 苏先生墓志铭 欧阳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 曾祖讳祜,祖讳杲,父讳序,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岁余,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才异等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发之迟;其志也悫①,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号老苏以别之。 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不至。遂除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方奏未报而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治平四年十月壬申葬于彭山之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知我者唯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宜铭?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悫:笃实。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闻于蜀之人久矣    闻:闻名 B.间而出其所有    间:间或,断断续续 C.举进士再不中    再:又,还 D.遂除秘书省校书郎 除:授于官职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洵“禀厚志悫”的一组是(3分) ①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 ②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 ③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 ④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精粹 ⑤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 ⑥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至和、嘉祐年间,苏君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共同来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 修得到了苏洵所写的二十二篇文章并推荐给朝廷。 B.苏序对苏洵的学习放任不管,乡邻和亲戚都去责怪他,有人问他原因,苏序也只是 笑笑而不回答。 C.自从苏洵来到京城,一时之间,年轻人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