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民工权益保护及信访问题探究
农民工权益保护及信访问题探究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我国现有国情的限制,涉及农民工权益的相关体制、机制仍不完善。实践中,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劳动收入保障权、劳动安全权、健康居住权受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甚为激烈。农民工权益相关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提升农民工群体的人权保障水平,还有利于解决农民工信访问题,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权益;信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5-0057-07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实践者和贡献者,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群体。社会权利,是农民工在城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对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顺利实现市民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06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充分显示了中央政府对农民工间胚的高度重视。但这些年,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时有发生,是引发农民工信访问题的重要原因。研究与解决农民工信访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极大社会意义与政治意义。
一、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现状
1、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受侵害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所有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外出务工人员的第一需要。没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就无法获取稳定的劳动收入,也就难以维持本人以及家庭成员的生存需要。曾经有段时期,一些地方从保护本地就业的角度出发,先后出台了许多限制外来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造成农民工就业先天的不平等。虽然这些限制性政策在最近几年中陆续被取消,但其影响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户籍壁垒。我国的城市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市场:一个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的专门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的高端劳动力市场;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属于外来人员的低端劳动力市场。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和现实原因,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外来农民务工人员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受限于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第二,技术障碍。农民工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技能缺乏。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重约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打工的外出人员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外出人员技能职业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人单位不重视职业技术培训之外,与外出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这种技能上的欠缺,导致农民工难以进入那些所谓的“体面工作”领域。他们只能在非正式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往往从事的是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险的职业和岗位,与城镇职工就业存在较大反差。
2、农民工劳动条件普遍较差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并对此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然而,现实中农民工往往从事的是最苦、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的工作岗位,因而其劳动安全卫生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劳动保护。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每年因工伤致残人员近70万,其中农民工占大多数,农民工从业人数较高的煤炭生产企业,每年因事故死亡6000多人。据调查,在建筑行业,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保护用品的只占39%,时而发一些劳动保护用品的占28%,从未发过劳动保护用品的占24%,目前我国患职业病人数超过50万人,其中农民工占一半以上,屡次发生的生产重特大安全事故,失去生命的主要是农民工群体。据统计,工伤死亡较多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化学危险品生产这3个行业中,死亡事故中农民工比例达80%以上。
另外,农民工的休息权无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劳动法》对此作出了具体详细的规定,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规定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规定劳动者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休假的权利;又规定,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然而,现实中农民工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休息权利根本无法得到保证。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作的典型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11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6天。在调查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反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少于6天,节假日休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