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桂林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桂林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一、产业现状
(一)基本情况
1.2005年,桂林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增加值为38958万元(当年价),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7%,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17%。规模以上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产值126683万元(当年价)、销售收入81956万元、利税总额5974万元、利润2146万元、上缴税金3828万元。
2.2005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类企业27家,占广西同产业的60%。同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广西的38.3%,销售收入占广西的28%,增加值占广西42%,利润占广西32.8%。初步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企业集群。
3.产品主要有:光通信、数字微波通信设备,光无源器件、传感器、片式电子元器件、多层印刷电路板等新型元器件产品,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及软件开发外包等软件产品。其中,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双电机直流消隙系统、直流脉宽伺服系统,在神舟5号、6号飞船发射、飞行、回收的跟踪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
4.2002年以来,全市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战略,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统一规划,分布实施,滚动发展”和“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方式,全方位加快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永福苏桥园、七星铁山园(包括信息产业园和英才科技园)、临桂秧塘园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桂林市电子信息产业在广西范围内有一定基础和一定规模,但是,与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十五”期间,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是40%,而桂林同期增长速度只有8%~9%。
2.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有11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企业总数的40.7%。7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占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5.9%。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03名职工,占同产业全部从业平均人数的77.76%。
3.产业发展缺乏龙头整机产品和龙头整机企业,产业关联度小,产业链不长,缺乏整合能力,制约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扩张。
4.总体上自主创新产品少,拥有专利技术又能推广应用的产品更少,产品中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能形成规模的主导产品。产品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5.上个世纪的六十、七十年代桂林陆续建立了一批国有传统电子企业。曾经有过辉煌历史。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部分企业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模式、资本运作方式等方面还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的需要。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形成,相当一批劣势企业不能及时退出市场。
6.“十五”期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合计只有3.46亿元。对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信息产业,这么小的投入难以支持产业的快速发展。
7.企业自身资金不足,研发、教育投入不足,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之间的联系沟通渠道少,相互之间的合作少。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
8.虽然,桂林电子信息产业人才资源有本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但是,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和研发领军人才短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尤为突出。
二、发展机遇
(一)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战略部署和方针,以及国家信息产业部提出了“十一五”建设电子强国、电信强国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举办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使广西一跃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对接东盟的最前沿。“十一五”期间广西信息产业重点实施的“139”工程中包括贯通一条以桂林至北海的高速公路为主轴产业带,建设北海、南宁、桂林为主的三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三)与广西毗邻的珠江三角洲信息产业聚集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三大产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IT产品加工密集带,聚集了大量国际知名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广西的信息产业必将随着该聚集区的扩张和产业辐射而获得较大的发展。
三、发展对策
桂林市致力于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无污染、扩张速度快的电子信息产业,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桂林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桂林产业实际情况。
(一)要借助环境优势,依托人才相对优势,以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以信息产业园和英才科技园为核心,引导龙头整机产品、龙头整机企业与配套件企业共同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以引进项目(资金)为重点做好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准备。
(三)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推进体制创新,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促进各种所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