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框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质量事故处理措施
框架梁柱节点处混凝土质量事故处理措施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其中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施工缝浇筑质量事故的检测及结果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了一些处置方法和预防措施,通过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希望可以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重视,并为其提供一点经验指导。
关键词:混凝土;梁柱节点;事故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建筑水平不断提高,已有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作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来说,在其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处,由于该处的配筋较密,受力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且由于钢筋数量较多,交叉频繁,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难。若施工过程中对此部位重视不够,就会造成质量事故。本文介绍了某宾馆二层端部几榀框架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质量事故的处理过程,分析了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类似问题的预防措施。
1工程概况
某宾馆建筑面积9300m2,框架结构,七层,总高33m。底层为中空式营业大厅,二层为多功能娱乐厅,三层以上为客房。框架梁柱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采用钢管脚手架及钢模板施工,二层柱子于2002年1月底浇筑,三层梁板于2002年2月初浇筑。当时正值春节来临,梁、柱节点处及梁的侧模均未拆除。春节后拆除侧模时,也未发现明显蜂窝麻面和空洞。继续浇筑至二层梁板时,甲方会同设计单位检查前段混凝土浇筑质量,发现二层的管道夹层端部两根柱头处有漏振孔洞。同时,检查该批混凝土浇筑试块报告,发现数据离散性大,试验结果不能作为评定强度等级依据。建设单位要求停止三层以上施工,进行全面质量检查。据此,经专家组研究,决定用CTS-25型超声仪、H-225型回弹仪,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一层和二层的柱、梁进行重点测试,对三层柱进行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
2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看出:各测区强度换算值离散性偏大。这与同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的结果相符;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首波幅度、接收信号频率等声学参数没有很大的波动。测点的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平均值为mv=4553km/s,离差系数CV=0#8226;019,可以说明混凝土内部没有较大的空洞和不密实区。测区布设时,对已从外观发现的漏振、孔洞等质量问题的构件均未列入。因此:
(1)本工程框架混凝土强度值离散性偏大,说明混凝土施工质量不稳定。
(2)梁、柱节点处混凝土匀质性测试,未发现有较大的空洞及不密实区,但对已由外观检查发现的混凝土孔洞等问题,应进行补强处理。
(3)大多数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C20,仅有个别构件达不到。应对达不到C20的构件重新验算其承载力,确定是否予以加固。
3补强方案
先对与有质量问题柱子相连的梁及对应下层梁,均加垫板并支撑,然后撤除有问题柱子相邻跨的三层施工荷载及楼板。对底层已砌填充墙的梁,拆去梁下侧砌的部分红砖,在与上部支杆对应部位打入木楔。用水准仪对支撑的梁端观测竖向位移。
施工中先凿去漏振的施工缝上、下面不密实的混凝土,扶正钢筋,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洒水湿润72h后,刷素水泥浆二道,再刷107胶。在107胶湿润的状态下,用木模封闭,木模上预留进料漏斗。
按实验室出具的C30配合比单计算出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水泥:32#8226;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5~10碎石;砂子:中粗砂;外加剂:铝粉(水泥重量的0#8226;03%),对铝粉进行脱酯处理后掺入拌和料。对灌入的混凝土,孔洞深度不大于50的部位,采用人工分层捣实;大于50或孔洞较大的部位采用?30振动棒振捣。施工完后,洒水养护不少于7d。拆除侧模后,凿去漏斗处凸出柱面部分的混凝土。28d时对同期试块试压,并对原位进行了回弹,结果表明补强混凝土强度均达到30MPa。
经过处理的柱子新旧混凝土接合面是否完全闭合,以及其上层柱梁是否产生竖向位移等,是衡量处理结果的主要标准。从一年来的使用情况来看,被处理部位未出现梁柱下移及柱表面抹灰裂缝等现象,说明补强达到了要求。
4质量原因分析
根据对本工程的调查及类似事故的统计分析,出现此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工人疏忽大意,施工中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本工程浇筑三层梁板时,正值春节放假前,工人情绪不稳定,加之,夜间浇筑混凝土,对施工工序把关不严。
(2)梁柱节点处由于抗震设防等结构方面的因素,钢筋网格较小,特别是纵横向交叉处上部受力钢筋和下部锚固钢筋相互交叉,使此空间内的混凝土难以落下去。虽然先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进行铺垫,但在夜晚施工及振捣监督不严格时,往往难以保证施工缝内砂浆严密的接合。
(3)振捣质量不易保证。由于上下两层纵横向钢筋的交叉,使得此处难以垂直插入振动棒,只能斜向插入。因此,容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