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肌腱移位

肌腱移位 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 桡神经损伤:伸肘、腕、指、拇障碍 重建:恢复伸指、伸拇,重建伸腕,重建拇长展肌腱 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 重建伸指功能: Franke(1899):尺侧腕屈肌(FCU)—穿过骨间膜—指总伸(EDC) Cappelen(1899):桡侧腕屈肌(FCR)-EDC Fiori(1904): 中指屈指浅(FDSM)-EDC Bergen(1904): 1/2尺侧腕屈肌-EDC 首选: FDSM 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 重建伸拇功能 Rocket (1897): 尺侧腕伸肌(ECU)--拇长展(APL)和拇长伸(EPL) Cappelen (1899): 桡侧腕屈肌(FCR)-EPL 疗效满意 Schreigg(1915): 掌长肌(PL)--EPL Jones(1918):掌长肌(PL)--EPL与EPB Beasley(1974): 小指屈指浅-EPL 首选:PL 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 重建伸腕功能 Jones(1906): 旋前圆肌(PT)-ECRL\ECRB -标准化手术方式 Serrafini(1918): FCR-ECRL/ECRB FCU-ECRL/ECRB PT移位的优点:1.前臂旋前功能影响不大 2.PT肌力大, 腕关节固定牢靠 3.有利于腕屈肌替代EDC 4.手术操作方便,效果肯定 桡神经损伤肌腱移位 重建拇指稳定功能 第一掌骨的稳定--握持功能 --------APL与EPB Boyes(1960): 把FCR与APL编织 Riordan(1974) Omer(1980): FCR的桡侧半与APL缝合, FCR不受影响, 而且稳定拇指 正中神经损伤的肌腱移位 正中神经损伤: 前臂旋前, 屈腕减弱; 独立屈拇, 示指和中指丧失; 拇对掌丧失 重建屈指功能 White(1960): 示指和中指屈指深前臂切断编织至环小指FDP, 肱桡肌(BR)--FPL建屈拇 Boyes(1964): 示中指FDP-环小指FDP, 再用BR加强, FCR-FPL 正中神经损伤的肌腱移位 重建拇对掌 正中神经支配-鱼际肌外侧群:第一掌骨前倾, 内收与旋前 1.APL与EPB产生的桡侧力 2.APB与拇对掌肌(OPM)产生的中间力 3.FPB产生的尺侧力(内收与旋转) 重建拇对掌 足够的长度,尽量避免移植肌腱 选择: 环指FDS,示指固有伸,小指固有伸,拇短伸(EPB), ECR, PL 肌腱移位方向: 拇指最大程度恢复对掌, 第一掌骨最大程度前倾, 并产生旋转 远端固定位置: 近节指骨桡背侧( 拇短展肌) 尺神经损伤后的肌腱移位 感觉: 手尺侧感觉 运动支: 尺侧腕屈肌, 环小指指深屈肌 手部: 全部小鱼际, 骨间肌, 3,4蚓状肌, 拇收肌, 拇短屈肌深头 尺神经损伤后的肌腱移位 尺神经损伤 屈腕力量减弱 环小指爪形手畸形 拇内收功能障碍 2-5指内收, 外展障碍 尺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小鱼际与小指) 骨间肌与小鱼际萎缩 尺神经损伤后的肌腱移位 肌腱移位的目的 纠正爪形手畸形, 恢复手内在肌的功能 改善拇指的捏持功能 增加中指与示指的外展力量 纠正爪形手畸形 动力肌的选择: 肌腱滑动距离和肌力强度 掌长肌(PL) 示指固有伸肌(EIP) 和小指固有伸肌(EDQ) 桡侧伸腕长肌(ECRL) 中指指浅屈肌(FDSM) 桡侧伸腕短肌(ECRB) 纠正爪形手畸形 移位肌腱远端固定有三处: 近节指骨 伸指腱器的外侧束 A2滑车 方法: 通过掌骨间横韧带固定于侧束, 屈MP, 伸PIP 移位肌腱直接固定在屈指肌腱腱鞘, 屈MP, 伸指肌腱伸PIP 重建拇指捏持功能 拇指与示指、中指尖桡侧相夹的动作 参与肌肉: 拇长展外展第一掌骨 拇短屈与拇收肌屈曲近节指骨,并保持稳定 拇短屈、拇短展和拇收肌斜头调整、修正末节指骨屈曲 Froment征:尺神经损伤后拇短屈与拇收肌瘫痪后,MP反屈与IP过屈 重建拇指捏持功能 目的: 恢复拇指MP关节的稳定性 防止IP过伸 改善内收与后倾 —增加捏持力 重建拇指捏持功能 动力肌选择依次: 示指固有伸肌(EIP)、小指固有伸肌(EDQ)环指屈指浅(FDSR)、加长的拇短伸 远端固定方向与部位: 内侧籽骨—代替拇短屈(FPB)伸指腱器——防止MP过伸与IP过屈 重建示指外展功能 捏持功能需要: 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