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2 通量研究
6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 通量研究
2
士 生:朱咏莉
学科专业:土壤学
导 师:吴金水研究员
摘要: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大气温室气体的吸收/排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该
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 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碳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是碳循环过程机理和
2
调控机制以及模型模拟的需要,而且可以为估算和评价稻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CO 浓
2
度变化的贡献提供科学依据。
以我国亚热带丘陵区稻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该系统与大气间CO 交换通
2
量进行了连续观测,通过分析能量平衡的闭合程度对涡度相关法观测 田生态系统通量数据的可靠性
进行了评价;分析了 田生态系统CO 通量在不同时间尺度上(日、季节)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
估算出了 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 CO2 的年交换通量;并对箱式法在稻田生态系统 CO2 吸收/排放通量
观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亚热带丘陵区稻田生态系统CO2 通量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发现该系统能
量平衡存在不闭合现象。在假定常规的有效能量(R -G)测定正确的前提下,涡度相关法测定的湍流
n
通量(LE+H )结果偏低。能量平衡比率在5~8 月份平均为0.85,表现为能量不闭合程度较高;1~4
月份和9~12 月份平均为0.92,表现为不闭合程度较低;年能量平衡比率为0.87,平均不闭合程度为
13%。这表明该方法在 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中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2 )稻田生态系统与大气间 CO2 的交换 (NEE )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在水稻生长季节,白
稻田生态系统以吸收 CO2 (为负值)为主,夜间则表现为排放 CO2 (为正值)。光辐射和温度是影
响CO 通量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白 CO 通量对光量子通量密度 (PPFD )变化的响应过程可以
2 2
用直角双曲线方程进行描述。随PPFD 的增加,CO2 通量(绝对值)呈增加趋势,但当PPFD 1000
2
mol/m /s 时,CO 通量变化比较稳定。在水稻不同生育期,CO 通量对光强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其
2 2
中以水稻生长旺盛期的光能利用效率(a )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 )最高。早稻和晚稻生长期 CO2 通
量对PPFD 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晚 各生育期的a 值明显高于早稻。
(3 )在摩擦风速 (U*)大于0.1 m/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