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山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区级优课录制 实施方案 根据中山
中山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区级优课录制
实施方案
根据中山区教育局关于《中山区2015-2016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体作用,推进中山区教育信息化全面建设和规模化应用,推动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系统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特制定我区区级优课录制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各学科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性,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使每位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课,与此同时,让每位教师在活动中接受一次全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养成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的习惯。
2.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一支善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区域“信息技术应用名师”团队,使每个学科每个章节内容都有优秀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讲授。
3. 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共享,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的开展,不断形成一套覆盖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的生成性资源体系,丰富充实中山教育网资源库,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4.建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区优课录制团队,做好技术支持及保障工作,做好网络平台支撑的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及录播教室的作用,及时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录制团队根据各校推荐,经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部确定的区级优课,按文件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录制,并制成光盘备份。
二、 录制组织
为确保“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区优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区教育局建立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录制团队,分别建立了信息中心、39中和青泥小学三个录制点,每个录像点由5名摄录编人员组成,录制人员均经录制技术等考核确定,每个录像组均设组长,组长负责该录制组工作,为确保录制工作按计划进行,教育局与录制组人员相关学校协调,保证相关人录制人员按时到位,确保录制工作顺利进行。
组 长: 张旭阳(进修学校 副校长)
副组长: 张 铁(信息中心 主任)
录制技术负责人:史春强、韩吉铭(信息中心 教研员)
下设三个录制点
第一录制点: 中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录课室(三楼)
组长:韩吉铭 (信息中心 教研员)
成员:刘宝东(白云小学)
于向阳(葵英小学)
孙晓楠(春德小学)
机动:张铁
第二录制点: 青泥小学录课室(六楼)
组长:衣凌扬(望海小学)
成员:赵勇勤(青泥小学)
王春祥(人民路小学)
石 杰(风景小学)
机动:龙伟(进修学校副主任)
第三录制点: 39中录课室(五楼)
组长:史春强(信息中心 教研员)
成员:唐立勃 (39中学)
叶 鹏(秀月小学)
高兴军(民生小学)
机动:邹德刚(桃源小学)
校长和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全面协调教育行政、教研及电教设备以及活动经费的合理正常使用等工作,做好相关资源的调度,统筹推进活动的有序开展,充分调动录制人员的积极性;做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
做好网络平台支撑的技术服务,为教师做好“优课”、晒好“优课”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公用经费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指导,激励教研组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推进全体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以及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此外,我们充分挖掘利用技术资源,组织我区参加东软摄录编培训的人员协助进行后期编辑制作。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209节区优课摄录编工作。
参加东软摄录编培训的人员:
孙晓楠(春德小学)
李前军(中心小学)
邹德刚(桃源小学)
张明(35中学)
林琳(42中)
三、录制对象
区进修学校中小学教研部推荐的区级优课209节。
四、实施步骤
1.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购置了两套摄录编设备,用于一师一课的录制;信息中心根据我区各中小学录课室以及现有的摄录编设备情况,进行设备的资源合理整合,结合区域学校分布情况,在方便各校尽可能就近录制的前提下,组建了三个录制点(进修学信息中心、39中、青泥小学),各录制点分别承担由中小教部选拔推荐区优课的录制。
2.为了保证录制质量,信息中心根据录制要求,分别举办“中山区中小学自动录播室应用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与应用”培训、“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制作和摄录编技术培训”。
3.信息中心与中小学研训部密切配合,根据教育局及教研部门推荐的参赛教师人选,制定录制计划和录制时间推进表,并组织协调各录制点按期完成所承担的录制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课程录制及上传工作。
4、组织录课教师录前培训,对教师进行录制前相关培训。
五、录制要求
1.全区共有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花卉产品等级标准-盆花PDF.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 江苏省气体工业协会.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刺苞草检疫 - 中华食品信息网.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小江流域综合土砂灾害治理及自然环境修复.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动电饭锅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Inmetro.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X 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卫生防护.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62 年) - 吉林省图书馆.PDF
- 中医创新与未来 - 神侣牌导平仪.PPT
- 中华大学整体空间规划与分配作业要点 - 总务处.PDF
- 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配子体发育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