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城市主义的逻辑结构与实践性 - 现代城市研究
文章编号:1009-6000(2007)02-0083-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新城市主义的逻辑结构与实践性
作者简介:姚秀利(198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区
域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王红扬(1971-),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教授,
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
姚秀利 王红扬
YAO Xiu-li WANG Hong-yang
“新城市主义”是1990年代以后在 虽然新城市主义产生与实践的时间
西方国家兴起并日趋主流化的规划理论 较短,但其萌发和壮大有其自身独特的
[1]
和思想运动 。1999年通过 《Duany and背景,因而在理论上对新城市主义自身
[2]
Platerzyberk与 “新城市主义”》引入中 的逻辑关系加以解构,在实践上对新城
国,由此带来国内学术界对新城市主义 市主义的实践性加以分析,对于更好地
的研究热潮,此后 “新城市主义”理念 认识新城市主义和促进新城市主义更理
被地产开发商极力推崇,并且在深圳的 性化地实践是大有裨益的。
万科四季花城——小镇主题的街区型社
[3] 1新城市主义的逻辑结构
区的建设项目中率先实践 。
虽然,新城市主义在1990年代成为 一种理论或者思潮的产生必然有其
主流化的规划理念,然而它所滋生的土 自身的存在意义,新城市主义正是综合
壤却是在1960~19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 了时代背景、制度安排、人文素养、发
的大规模的郊区化运动。与郊区化相伴 展阶段等诸多要素,在特定的时期,以
而生的是大城市 (特大城市)中心空洞 其特有的形式提出。而提出并得到迅速
化现象,以及随后郊区化过程中所出现 发展的根本则是新城市主义面向问题的
的诸多城市病的加剧及变种。而郊区化 和给予大众 (或者社会)以无限预期的
运动正是现代主义思潮的外在体现,由 理论逻辑结构。
此引发了理论界对其反思与解构,其中 1.1新城市主义理论判断的前提
以实践先行随后带动理论深入的新传统 “新城市主义”逻辑判断的前提是对
主义的规划实践首先在城市设计领域对 “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实践深刻反思的结
现代主义发起了挑战。主要的代表为 果。二战之后北美城市出现人口剧增、
DPZ夫妇的TND(传统邻里发展模式)和 住房短缺、旧城拥挤、城市环境质量下
Calthorpe的TOD(公交主导发展模式)的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