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慧美德测量、压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
智慧创造新世界 言梅之寄小组:金姗姗、蔡宗丽、高芳辉、莫嘉敏、邹颖慧 目录 研究 设计 思想 启发 基本 理论 存在 问题 [1]James B. Avey , Fred Luthans, Sean T.Hannah, David Sweetman, and Christopher Peterson. Impact of employees’ character strengths of wisdom on stress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J].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 2012, 22(2): 165-181 [2]张景焕,王亚男,初玉霞,徐希铮.三种压力与创意自我效能感对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1,(4):993-998. 一、基本理论——基本概念 创造力为“对于改变产品、服务或者过程,使其更能达到团体目标而呈现出的新的想法” 智慧:根据Peterson和Seligman的分类体系,每个人会拥有6大美德,每个美德又包含若干优良品德。智慧是其中的一大美德,其中包括洞察力、判断、好奇心和热爱学习等优良品德。 压力是当外在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范围时产生的一种认知情感状态 一、基本理论——智慧、压力与创造力的关系理论 智慧这一美德能够通过降低压力提升个人的创造力行为,如下表: 智慧这一美德会通过认知和情感过程,例如激发目标结构,更有目的性、更高效地促进和监管个人的认知力,以此影响个人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 人格动力模型(Dynamic Models of Personality) 人格的动力视角 一、基本理论——智慧美德提升创造力的动力原理 个人禀赋能够影响个人对自身期望、目标、价值、影响和自我管理计划的设定,并且能够引导个人的想法和行为。 拥有智慧的程度越高的人越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期望、目标、价值感、影响力和个人管理计划 智慧 一、基本理论——压力、智慧、创造力作用机制 1.压力降低创造力 压力 3.智慧美德——创造力行为 2.智慧降低压力 Fredrickson (2001):减弱个人的思维-反应能力,降低创造力 分析事物关系、理解环境,产生应对策略来降低压力 智慧美德中的创造力、好奇心、判断力、爱学和洞察力与个人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相关,并能够降低个人的压力感。压力感的降低会让人的视野更开阔,有助于进行创造性思考。 二、研究设计、结论——研究假设 个人感受到的压力程度与其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呈负相关 个人拥有美德的程度与其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呈正相关。 个人拥有美德的程度与其感受到的压力呈负相关 个人体验到的压力作为中介机制,联系智慧美德和人们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表现 二、研究设计、结论——具体设计 材料一: 1、样本来源:抽样设计(cross-sectional design),运用异质样本,样本来源为来自美国不同工作机构的成年人。样本的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男女比例几乎持平,大部分实验参与者来自少于1000名员工的企业或机构,其工作类型多样,包含卫生行业、公众服务行业、金融行业、市场营销行业、建筑行业等。实验参与者的年均收入少于50000。 二、研究设计、结论——具体设计 2、测量工具:智慧美德测量、压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 调查工具:Peterson和 Seligman的Values in Action Inventory of Strengths量表;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Lovibond and Lovibond, 1995)中的7个压力项目;Harrison et al(2003)在其创造力研究中使用的头脑风暴活动的结果。 二、研究设计、结论——具体设计 3、研究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了前三个假设,即个人拥有美德的程度与其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呈正相关,个人感受到的压力程度与其在创造性任务中的表现呈负相关,以及个人拥有美德的程度与其感受到的压力呈负相关。但是在第四个假设中却发现压力在智慧美德和创造性任务表现间只起部分中介作用。 材料二——研究假设 2、个体创意自我效能感不会因压力而发生变化。 1、不同压力类型对创造力及其各维度产生的影响不同。 材料二——研究设计及结论 被试对象 216 人,男118 人,女98 人 实验材料 在使用托兰斯创造性思维词汇测验、图画测验的基础上选配成两组创造思维测试题、创意自我效能感量表 实验过程 1、创设压力情境。通过使用不同的指导语创设时间压力、竞争压力和评价压力三种压力情境; 2、前测、后测。前测:被试分成三组,对被试施测 “创造思维测试”和“创意自我效能感量表”;后测:被试分成三组,不同组别在不同的压力环境进行测试。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课件: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医疗器械(第二类)注册及注册人制度流程.pdf VIP
- AI大模型赋能数据治理整体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苏彦捷-心理学专业英语-Chapter 7 Emotion and Motivation.pptx VIP
-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推广员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2020泰和安TE3300系列组合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使用说明.docx VIP
- 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要点总结合集(软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网络安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