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捷登山路径的建模仿真探究 -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
丘成桐中学数学奖参赛论文
S.-T. YAU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WARDS
最捷登山路径的建模仿真探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 100080
组长:杨云帆 组员:李文博 苏骁
指导教师:汤步斌
目的:建立一个最捷登山路径的仿真模型,用以探讨登山者以最短的登山距离或者以最小的
体力消耗到达目的地的攀登路径。
方法:使用最短路径搜寻法,先利用Dijkstra 算法搜寻最短的路径,求出不加任何限制和加
权的最短路线(方法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上各种限制条件,利用惩罚函数的方法找到
最短路线(方法Ⅱ),最后对结果进行调整,使得解更接近于真实情况。并尝试使用上述两
种优缺点互补的最短路径搜寻法探寻最佳攀登路径。
结果:从无限制条件的模型到引入更符合实际的限制条件,从最短路径登山到最省体力登山,
逐步讨论和改进了登山决策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
户外运动在现代都市的发展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自然,其中许多人选择了登山
活动,在登山游玩的时候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人的经验,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而在攀登一些复
杂的山峰时,怎样才能找到最佳的路线呢?这个模型希望能为登山路径的选择提供科学的、
定量的决策指导。
随着数字地图技术的发展,要获取登山区域的地形图已是可以实现的。能够从互联网上
寻找到地球资源卫星提供的地形资料,为登山模型提供必要的数据。根据不同登山策略进行
必要的计算,就能得出相对捷径。将这个工作进一步完善,探险智能机器人也可通过建立数
学模型和仿真获得最佳的控制策略。
二、问题的分析
平面上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是山地是复杂的三维空间,起点和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行走
路径不可能是简单的直线。所以,最短登山路径问题实质就是在三维空间中求解两点之间的
最短路径。
当同时考虑到登山者在不同坡度的地面上行走时消耗的体力不同时,最短路径问题就转
变为了最小体力问题。
三、模型的准备
1.基本假设
1)登山者可以行走在山体的任何部位。
2 )登山的范围不能超过地图能显示的范围。
3 )只从山下起点爬升到山顶目的地,暂不考虑下山的路径。
4 ) 山体表面是光滑的,不存在小的沟壑而使路径意外增加。
对于一小块山体表面,当ABCD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如图 1a),可以沿着空间异面
四边形的两个对角线行走(如BD ,或CA )。当ABCD在同一平面上时(如图 1b),
对于地图上的非边角点来说,每个点具有 8 个可爬方向(如图 1b中的A 点到B ~B
1 1 8
点) );边上的每个点有5 个可爬方向(如图 1b中的B 点到B 、B 、A 、B 、B 点);
8 1 2 1 6 7
1
角上的点有 3 个可爬方向(如图 1b中的B 点到B 、A 、BB 点)。
1 2 1 8
D
A B1 B2 B3
C B8 A1 B4
B
B7 B6 B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