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岗豆腐狂欢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佛岗豆腐狂欢节   400多年前的某一个正月十三,林氏家族正在祖祠中举办“添丁”祭祀仪式。仪式结束之后,一盘盘精美的素斋被端上桌子,此时一位刚切完豆腐的族人走出厨房,不小心将沾在手上的豆腐甩到了一位年轻人身上,新衣服被弄脏的年轻人自然心有不甘,立即抓起桌上的豆腐进行还击,不料,没砸中“肇事者”反而“误伤”了旁人。于是被砸的人也抓起豆腐反击,最后所有人都被卷了进来,一场意外的“豆腐大战”就这么发生了……从此,这个村子便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三上灯后掷豆腐的习俗,并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村子,就是如今的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高岗镇社岗下村,掷豆腐的习俗也演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豆腐狂欢节”,每年都有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豆腐砸开花,好运常伴家   “大家注意,等一会儿鞭炮响起,我们就开始分发豆腐,不限数量,你能带几包就带几包,用完再回来拿!”下午2点多,豆腐大战开始,一位年轻人站在台上,举着喇叭指挥参加狂欢的人群。场地正中央,摆着一块巨大的豆腐,我凑近去一看,这块“巨无霸”豆腐长宽近2米,高也有1米多,据村民说,村里每年都要制作这样一块水豆腐,重6吨多,需要100多人合力劳动完成,已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我正在惊叹时,不远处的祠堂里响起一阵鞭炮声,等候已久的人们一下子涌到豆腐面前,有的拿出塑料袋,有的拿着大碗,有的人没有工具,干脆脱下帽子当容器,更有甚者把豆腐直接塞进衣兜里。“弹药”准备充足后,大家立即冲向祠堂门口,抢占有利位置――按照习俗,从祠堂里走出来的“添丁者”(有婴儿降生的家庭)是第一批“攻击目标”。   当添丁队伍在锣鼓队的陪伴下走出祠堂,一场激烈的“豆腐大战”便开始了。大家一涌而上,几个人“围攻”一个添丁者,远掷近抹,更有人将其抱住,撩起其衣服,将大把冰凉的豆腐抹到他的头上、脸上、身上。此时,嬉闹声、欢笑声、锣鼓声汇集在一起,所有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但往往是第一轮攻势之后,大家便乱了章法,见人就扔,逮到谁就往谁脸上抹。我刚扔完一袋豆腐,还没来得及打开另外一袋,就被旁边一位女孩儿抹了一脸,微甜的卤水味呛得我不断咳嗽。我立即还以颜色,举起袋子扔在她的头上,一时间汁水四溅,波及了几位围观者,他们也齐刷刷地转身,把我当成了攻击目标。我左侧有一位摄影师,抓着包裹严实的相机,正在捕捉精彩的瞬间,不料旁边猛地飞来一团白花花的豆腐,把他的眼镜砸到了地上。他伸手摸了摸脸,把相机一扔,抓起豆腐就扔了出去,也不管目标是谁……旁边还有很多摄影师都穿着塑料雨衣在拍摄,不过薄薄的塑料雨衣显然防不住密集的“枪林弹雨”,除了相机安然无恙,他们全身上下都“中??”无数……   一位西装革履的大叔站在台上,面带微笑地看着台下的人们混战,颇有指点江山的意味。身旁的村民给我使了使眼神,我们一挥手,两大团豆腐就准确地飞向了他,紧接着,豆腐“炮弹”纷纷飞向他,他的黑色西装立即挂满了豆腐渣、浸透了卤水。眼见已不能置身事外,他捞了两大块豆腐要找我们“报仇”,却被另一群孩子逮住,一番胡乱涂抹,最后连西装内衬的口袋里都装满了豆腐……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狂欢,人们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互掷豆腐,乐在其中,连平日举止优雅的淑女们,也将仪态丢到一旁,义无反顾地投入豆腐混战中。“豆腐砸开花,好运常伴家”,这句话用来形容豆腐节再恰当不过了。在豆腐狂欢节中,你可以将豆腐砸向任何人,被砸的人不但不会发怒,反而觉得这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同时也会回敬对方。即使有些村民相互之间本来存在着一些矛盾,在这样的嬉闹中也就和解了。   “新丁会”与“上灯”仪式   关于“豆腐节”的由来,还有另一个版本。相传明清时期,当地常闹虫灾,粮食经常颗粒无收。有一年,虫灾特别严重,村民无奈之下,只好向观音菩萨祈祷,希望得到帮助。观音菩萨派来许多燕子,帮助村民吃掉了害虫,保证了庄稼的大丰收。淳朴的村民不仅感激观音菩萨,更感激“燕子之神”,于是纷纷把豆腐掷到瓦檐上,让燕子啄食,引来了更多燕子,从此当地再也没有遭受虫灾。后来,这种习惯逐步演变成正月间互相投掷豆腐的习俗,目的是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富足。   虽然两种传说略有不同,不过都表达了相同的祈愿和祝福。流传至今,掷豆腐的习俗已形成了一整套流程,包含了与此相关的系列祭祀活动,寄托了传统文化中“人丁兴旺”的观念。   正月十三,社岗下村村民以互相投掷豆腐来闹元宵。全村一千多人倾巢而出,互相追逐打闹,一阵掷打、涂抹之后,个个变成大花脸、小白脸。   祭祀活动其实从正月初八就开始了。首先由生下男丁的家庭为代表,组成“新丁会”,负责集资,并确定“丁头”(组织者)和“头丁”(一定时间内最先出生的孩子);集资后,由长辈买灯笼,共需四盏,村里三个祠堂各挂一盏,“头丁”家中挂一盏;紧接着,还要从集资款中抽出一部分钱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