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两次大战后的世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理解 兩次大戰後的世界 政治發展 兩次大戰後的世界問題 1. 民族國家的出現:舊帝國的瓦解 2. 殖民地相繼獨立:新帝國的衰落 3. 世界新秩序:美蘇冷戰爭 民族國家的興起:舊帝國的瓦解 第一次大戰後, 從奧匈帝國產生的國家 奧地利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後來分為捷克、斯洛伐克) 南斯拉夫王國(後來分為塞爾維亞、蒙特尼哥羅、克羅地亞、波赫、斯洛維尼亞、馬其頓、科索沃) 波蘭 羅馬尼亞和意大利亦獲得部份奧匈帝國的領土 課題10:文藝復興 印刷術的發明: 十五世紀,印刷術的發明有助文藝復興的誕生; 以地方語言書寫的書籍亦得以廣泛出現; 共同地方語言及文字,成為民族國家形成的重要因素。 課題13:新航路的發現 好望角航線 大西洋航線 印度洋航線 影響 新大陸的發現,美洲銀礦的開發 葡萄牙人控制印度洋航線,從香料貿易中獲取豐厚的利潤。 新貿易路線和新大陸的發現,便貿易的中心從地中海轉移至大西洋沿岸的歐洲。 歐洲沿海,航海事業發達的國家,相繼興起。如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 美洲的新穀物,如馬鈴薯、甘薯、玉蜀黍等「新大陸穀物」,引入舊世界,使隨後幾世紀,歐洲人口得以大量增加。 為控制貿易航線,爭奪海上霸權(貿易利益),國家間的軍事衝突不斷。 課題14:啟蒙運動 民族國家的興起 宗教改革時期,宗教獨立,支持政治的獨立。 2. 火器的使用: (歐洲在15世紀開始使用火葯) 擁有廣闊領土,收入豐裕的君主,才能負擔擁有大量火器的軍隊。國王的控制力得以擴張。 3. 中古時期興建的城堡不足以抵擋重型的火器,戰爭的性質亦改變。 4. 海外貿易的發展,使西歐沿海國家興起。 5. 王權受約束:國王需要透過徵稅,才能維持其統治。設立「國會」(parliament),作為與國民商議的機構。 十七世紀中葉,英國國會與國王發生衝突引致內戰(1642-1651) 法王路易十六需要加稅,召開三級會議,促使國民議會的成立,引發革命。 課題15:法國大革命 歐洲各國君主,為壓制法國革命,共同出兵,進攻革命政府。外敵入侵,激起國民的愛國心和反貴族情緒。 法國國歌:馬賽曲 1789年法國國民議會宣佈的《人權宣言》 人生而具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社會差別只能存在於公眾利益的基礎上。 政治結合的目的是確保自然和不可剝奪的人權,這些權利是自由、財產、安全及對壓迫的反抗。 課題18:舊帝國與新帝國 法國革命的思想及民族主義,隨着法國革命、拿破崙戰爭傳遍歐洲各地告 十九世紀中葉 德意志的統一 意大利的統一 民族主義的發展,要求建立民族國家的要求,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如:奧國王儲被行刺事件) 新帝國擴張引起的衝突 軍事擴張與國家經濟發展的結合 方式有二 一、為控制新的貿易路線路,於海外建立殖民地 十五、十六世紀:西班牙、葡萄牙 十七、十八世紀:荷蘭、法國和英國 二、十九世紀,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爭奪海外殖民地,成為歐洲工業化國家爭奪原料(棉花、礦產)及工業產品市場的手段。 非洲:英、法、德、比利時 澳洲、新西蘭、印度:英國 東南亞:法國 中國:英、法、俄、日……(建立勢力範圍) 課題20:鋼的廣泛使用與軍備競賽 在上述的背景下,我們比較容易說明18世紀以來的軍備競賽的原因 政治與經濟利益 進而討論競賽的方式 十六、十七世紀,海上軍事競賽,主要是在船體、火炮數目及艦隻數目 十九世紀以後,鋼鐡時代,火炮的口徑、船速。(科技的競賽) 民族問題: 第一次大戰時: 奧國王儲被刺殺 俄國支持塞爾維亞,德國支持奧匈帝國。 兩次大戰後,民族國家的建立,殖民地的獨立等 生產科技的發達, 戰爭的規模擴大,戰爭不局限於前線的將士,而是全民參與的「全面戰爭」。 與1914年戰爭比較還有個很明顯的分別,參戰各國全面投入戰爭,不僅是軍隊,而是所有國民——男、女、小童。戰線四處皆是,城鎮和街道都掘有戰壕,所有鄉鎮都築壘防衛,所有道路都被封鎖了。戰線更延伸到工廠,工人與士兵同樣勇猛,只是手持着不同武器而已。 1940年8月20日,英國首相邱吉爾於下議院中的演說 * 德國 奧匈帝國 印度尼西亞 1949 馬來亞聯邦 1957 越南 1955 印度1947 巴基斯坦 1947 柬甫寨 1953 戰爭的後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非殖民地化 法文原文 第一節 Allons enfants de la Patrie, Le jour de gloire est arrivé?! Contre nous de la tyrannie, Létendard sanglant est levé, (bis) Entendez-vous dans les campagnes Mugir ces féroces soldats?? Ils vienne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