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PPT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的“计划生育”政策 太阳鱼和鲤鱼会吃自己的鱼仔 蝌蚪 桉树自毒现象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究竟多少人才合适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观点是:中国的长远的人口目标应该确定为:100年后应力求降到8亿并力争更低的水平,无论如何不应高于10亿,200年后降到3亿左右的水平,至多不高于5亿。8-10亿的中国生活质量不可能有多麽美好;3-5亿的人口数量,人民生活和山川景色才真正有可能令华夏子孙竟折腰。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总和生育率就必须进一步迅速降低并长期保持下去。在百年之内,任何高于或等于更替水平的生育率都是绝对不可取的。要实现100年以后8亿以内人口目标,总和生育率就必须长期保持在低于1.6的水平。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历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3年--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②1954至1957年--由严禁节育到逐步主张节制生育。 ③1958至1959年--已孕育起来的控制人口思想受到严重干扰。 ④1960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计划生育思想复苏与开展工作。 ⑤1966至1969年--计划生育政策未变,但丧失实施的社会环境。 ⑥1970至1980年初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形成合情合理的生育政策。 ⑦1980初秋至1984年春- -计划生育政策由晚稀少向一孩紧缩。 ⑧1984至1991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各地方计划生育条例。 ⑨1991至1999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 计划生育政策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人口老龄化问题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26亿,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到8600万,分别占总人口的10%和7%。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开始进入老龄阶段。 据预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020年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5.6%;到2050年达4.1亿,占总人口的27.4%。这意味着我国将在21世纪上半叶真正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1.粮食生产 从1950年到1984年,世界粮食产量的增幅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此后粮食产量的增长一直落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7%(每年下降0.5%)。1984年以来世界粮食产量增长减缓,其原因是缺少新垦土地和减少了灌溉和用肥的投入增长量,所以土地回报率下降。   既然农业已元尚待开发的耕地供开垦,那么未来粮食产量的增长几乎完全要靠提高现存土地的生产率来实现。令人遗憾的是这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在人均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均灌溉量下降和作物产量随过量用化肥而减少时,世界农业正面临着扭转这种日渐下滑局面的挑战。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2.耕地    从本世纪中叶以来,产粮面积——通常作为耕地的代名词——增加了19%,而世界人口却增长了132%。人口增长使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险。    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4个国家的情况十分明显他说明这种发展趋向。在1960-1998年问,巴基斯但、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和伊朗等国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40~50%,预计到205O年将进而减至60-70%——这只是假定农耕地不再减少条件下的一项保守估计。其结果会使上述4国人口总数在10亿以上,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仅在300-600平方米——小于1950年人均耕地面积的1/4。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3.淡水   不断扩延的缺水或许是当代世界最被看轻的资源问题。但凡是人口还在增长的地区,人均淡水供给量都在减少。   河流干枯和地下水位下降,被视作水资源紧缺的证据,如尼罗河、黄河和科罗拉多河几乎无水人海。目前,包括主要产粮区的世界各大洲地下水位正在下降,美国南部的大平原、中国华北平原和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地下蓄水层正日益桔竭。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缺水的状况。这些国家必将减少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认为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 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 4.海洋捕捞   1950年以来:人类对海味的摄人量增长了5倍,使大部分渔业资源的捕捞量已达到或超出其可承受的极限。海洋生物学家认为全球各海洋水域不能承受大大高于9300万吨的年捕捞量。   随着目前海洋渔业资源日渐枯竭,未来对海味需求的增加只能靠渔业养殖来满足。而当世界转向以水产养殖满足其需求时,鱼类便开始与家畜家禽争夺饲料,如谷类、大豆粉和鱼粉等。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