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1-1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题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釉四系瓷罐 瓷器的开端——东汉的青瓷 青瓷双系壶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是早期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量实现的,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北齐 白釉四系罐 唐朝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鸳鸯壶 骑马俑 宋 定窑孩儿枕 宋 定窑八方四系瓶 宋代 汝窑天青长颈瓶 宋代 汝窑天蓝釉长颈镶金瓶 南宋,官窑穿戴瓶 乾隆御提诗(金字) 宋 钧窑玫瑰紫釉尊 (“钧紫”) 北宋 钧窑月白釉碗 (“钧红”) 宋朝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宋钧窑内蓝外玫瑰紫釉 葵花三足水仙盆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古人曾有诗赞曰: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钧瓷色彩天成,变幻无穷,故世上绝无相同之两件钧瓷,所谓钧无双也。钧瓷烧制极难,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珍品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中国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盛誉。 元朝青花瓷 元青花“鬼谷下山”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故宫藏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 故宫藏明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 明宣德景德镇窑的青花瓷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明代五彩瓷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洪武、永乐为初创期,宣德至正德为发展期,嘉靖、万历为成熟期。    宣德釉上五彩水藻鱼纹罐 台湾故宫博物院院藏宣德五彩 明朝五彩瓷 清朝珐琅彩 台北故宫藏: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北京故宫藏: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图碗 珐琅彩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一般是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在彩炉中以低温烧成。在上彩上,一改中国传统瓷器中用胶水或清水的方法,而开始用油施彩,这是借鉴了西洋油画绘画的道理,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   2006年年底时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拍出中国艺术品最高价——1.5亿多港币 雍正御制八棱珐琅彩瓷灯台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槌瓶 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2010年11月11日伦敦拍卖行班布里奇斯在伦敦举行的一场私人遗产拍卖上,清乾隆多色釉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160万英镑(约合5.54亿元人民币)刷新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 清康熙珊瑚红珐琅彩莲纹碗 清乾隆胭脂红珐琅彩鼻烟壶 清代粉彩瓷 明清 元朝 明清 宋朝 唐朝 西汉 西周 商朝 宋朝 棉纺织业 丝织业 距今四 五千年 成 就 时期  行业 纺织业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且色彩鲜艳,纹饰绚丽。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汉 朝 令世界惊叹 素纱 襌衣 唐朝花鸟文锦 明代的团龙袍料 清代的寿字图丝织品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宋代手摇一锭棉纺车 黄道婆 明代棉质上衣 棉织品 明代棉毯 我国纺织原料经历过程: 麻→丝→棉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