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植保技术手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植保技术手册.

建三江管理局植保技术手册 第一部分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 一、水 稻 (一)种子处理 种子机械包衣按100公斤种子用种衣剂2公斤加水1公斤包衣。包衣后的种子应装入井底布浸种袋中阴干2-3天,待药膜完全固化后方可集中浸种。 (二)秧田管理 1、防立枯病:在水稻1.5叶期、2.5叶期进行2次调酸,秧田普浇pH4左右的酸水,每栋大棚(360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0.3-0.5公斤兑水1000公斤浇入,或用1公斤硫酸拌土20-30公斤撒施,然后喷清水洗苗一次;在水稻1.5叶期、2.5叶期进行2次防病,防治立枯病可用3%甲霜·恶霉灵每平方米苗床15-20毫升兑水5公斤,或30%恶·甲(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苗床1-1.5毫升,对水5公斤,茎叶喷雾。使用甲霜·恶霉灵水剂喷雾后要及时洗苗,防止产生烧苗及药害。秧苗受到冷冻害后要及时在早8时前通风炼苗后再施药。防病可结合调酸、施肥一起进行。 2、化学除草:水稻苗后稗草2-3叶期10%千金(氰氟草酯))多年生沼生植物,地下块茎球形,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花瓣白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瘦果多数扁平多年生挺水植物,地下具根茎,先端形成球茎,球茎表面附薄膜质鳞片端部有较长的顶芽叶片着生基部,出水成截形,叶片成箭头状,全缘,叶柄较长、中空沉水叶呈线状,花茎直立,多单生,上部着生三出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单性同株或杂性株,白色,不易结实花期79月。 ②稻稗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圆锥花序主轴具角棱,粗糙;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第一颖三角形,基部包卷小穗,长为小穗的1/3-1/2,具5脉,被短硬毛或硬刺疣毛,第二颖先端具小尖头,具5脉,脉上具刺状硬毛,脉间被短硬毛;第一外稃草质,上部具7脉,先端延伸成1粗壮芒,内稃与外稃等长。花果期7-10月。 防治方法:插前5-7天30%阿罗津插前封闭50-60毫升/亩,插后15-20天30%阿罗津50-60毫升/亩+10%草克星10克/亩混配,水层5-7厘米,保水5-7天;或插后在稻稗2-3叶期10%千金80毫升/亩、稻稗3-4叶期100毫升/亩、稻稗4-5叶期120毫升/亩,兑水喷雾。 ③水绵 形态特征:水绵属植物。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营养繁殖时,为丝状体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断裂成若干短丝,每段短丝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这种营养繁殖方式,也叫断裂生殖。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丝状体接合产生合子,以后合子分泌产生厚壁,藻体死亡崩解后,合子沉入水底休眠,条件适宜时萌发,合子核首先经过减数分裂,最后产生1条新的水绵丝状体。藻体由筒状细胞连接而成,呈单列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中央为液泡,细胞核悬在中间;色素体鲜绿色,带状,沿细胞壁四周作螺旋状排列。常生长在平静的淡水中。 防治方法:深耕深翻,磷肥深施。化学药剂防治: (1)水稻移栽后7-15天10%草克星(吡嘧磺隆)10-15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 (2)10%太阳星(乙氧磺隆)15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 (3)10%金秋(还胺磺隆)16-17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 3、虫害防治 ①水稻潜叶蝇 形态特征:双翅目水蝇科。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上生细纵纹;幼虫蛆形,体乳白色至黄白色,尾端呈截断状;蛹褐色至黄褐色,尾端有2个黑褐色尖锐突起;成虫昼伏夜出,体长2-3mm,青灰色,触角黑色,前缘脉有两处断开,足灰黑色,中、后足第一跗节基部黄褐色,以晴天活动盛,飞翔力强,并具有趋蜜习性,产卵有选择性,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 为害症状: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白色条斑,在其中可见长形无足的小蛆形幼虫,后期还可见小而长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为害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腐烂,造成叶片枯萎。 发生规律:一年4-5代,世代重叠,1代杂草上为害,幼虫为害期主要是6月上、中旬(插秧后10-20天)。在田水较深条件下,卵散产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尖上,生产上深灌、秧苗生长弱、周围杂草丛生、蜜源植物丰富的稻田为害较重。 药剂防治:幼虫初发期,40%乐果100毫升/亩或70%艾美乐6-8克/亩+2.5%敌杀死20-30毫升/亩或25%阿克泰6-8克/亩,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 ②水稻负泥虫 形态特征:鞘翅目叶甲科。卵长椭圆形,长约0.7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后变成暗绿至灰褐色,主要产在叶面近叶尖处,少数产在叶背和叶鞘上,卵聚产,一般2-13粒排成两行;幼虫头小,黑褐色,体背上堆积着灰黄色或墨绿色粪便;蛹长4.5毫米左右,外包有白色棉絮状茧;成虫头黑色,鞘翅青蓝色,有金属光泽,每鞘翅上有纵向刻点4行。 为害症状:成、

文档评论(0)

5181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