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孝感情库

孝感市情库 (节选) 基本情况 1.1历史沿革 孝感市历史悠久,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据考证,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在3000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已形成了强大的荆楚部落。夏商时属古荆州之域,周代大部分属郧国地,春秋时属楚,战国晚期楚置安陆县,秦统一后安陆县属南郡;汉分南郡置江夏郡(治所在今云梦县东南),辖安陆、西陵、等14县;三国时为魏吴边邑,初属魏,后属吴江夏郡;南北朝时社会动荡,大量人口涌入,使本地得到开发。刘宋初,孝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将安陆县东境分割置孝昌县(今孝南、孝昌)、南境分割置应城县;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又在南境汉江之滨置甑山县(今汉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再分割安陆南境置云梦县;公元1933年,割孝感、黄陂、黄安、罗山4县接壤区域置礼山县(今大悟)。 刘宋孝武帝时,为施政管辖之便,于公元454年,分江夏郡立安陆郡,郡治在今安陆;唐代改称安州;北宋末年升安州为德安府,后至元明清代,行政区划范围基本没变。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府设道,辖区属江汉道。1927年废道,1932年设行政督察区,孝感、安陆、云梦、应城属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称第三区),大悟属第四区,汉川属第六区。在鄂豫边区苏维埃政权时期,从1931年起,先后划分为陂孝北县、安应县、云孝县、汉孝陂县、礼山县。 孝感因孝子众多而得名。汉代“黄香温被”和“董永卖身葬父”、晋代“孟宗哭竹”等三大孝子故事,被载入元代成书且流传很广的《二十四孝》之中。孝感地名可溯源至公元454年,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大儿子刘邵杀父篡位,第三子刘骏以行孝之名讨伐其兄,夺得帝位后,大力提倡“以孝治天下”。在安陆以东古黾阝县地划出一片区域新设一县,称之为孝昌县。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改孝昌县为岳州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复置孝昌县。到了五代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庄宗李存勖为避其祖父李国昌名讳,改孝昌为孝感。在民间则有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而取名孝感的说法。董永系汉代人,“天仙配”故事发生在孝昌建县前200多年,或许对县名形成产生一定影响,至于后唐庄宗改孝昌为孝感是否与此传说有关,还有待考证。不过从孝感地域在流传久远的二十四孝中占有三孝,其地名与孝子多有关的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 随着近代交通条件的迅速发展,孝感逐渐成了重要枢纽。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平汉铁路汉口至黄河南段通车,经过孝感县境;1928年襄(阳)花(园)公路和1934年汉(口)宜(昌)公路通车,均经过孝感境内,孝感逐渐取代德安府成为本地区行政、经济中心。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根据鄂东北经济与军事重要地位,把孝感定为湖北省唯一一个实施行政和经济建设的“实验县”。1949年5月,孝感所属各县全境解放。1949年4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临时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在礼山县河口镇成立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员会(简称孝感地委)、孝感行政区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自此至2000年7月,其辖区经历了8次变更,境内行政区域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1949年5月至1951年6月,辖孝感(今孝南、孝昌)、礼山(今大悟)、应山(今广水)、安陆、云梦、应城、黄陂、黄安(今红安)、随县(今曾都、随县)等9县。 1951年6月,原属沔阳专署管辖的汉川、汉阳两县划归孝感专署,同时设立应城矿区人民政府(县级)。 1951年7月,黄安划属黄冈专署管辖,随县划属襄阳专署管辖,此时孝感所辖县级政府10个。 1952年1月,原属大冶专署管辖的咸宁、武昌、蒲圻、嘉鱼、崇阳、通山、通城等江南7县划归孝感专署管辖,1952年8月,撤销应城矿区人民政府。此间孝感共辖16个县。 1959年12月专署撤销,所属16个县并入武汉市。 1961年4月,地市分治,武汉市将原孝感所辖16个县划归孝感。 1965年7月,将江南7县划交新设置的咸宁专署。1970年,专署改地区。 1975年12月汉阳划归武汉市。 1983年8月,黄陂划归武汉市。至此孝感地区辖孝感、大悟、应山、安陆、云梦、应城、汉川等7个县。1983年8月,撤销孝感县,设孝感市;1986年6月,撤销应城县,设应城市;1987年9月,撤销安陆县,设安陆市;1988年12月撤销应山县,设广水市。至此孝感地区管辖4市3县。 1993年4月1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设立地级孝感市,同时撤销原县级孝感市,设孝昌县和孝南区。1997年3月,撤销汉川县,设汉川市。 2000年7月,广水划归随州。至此孝感市辖3市3县1区。 孝感市现直辖孝南区,领导大悟、云梦、孝昌3县,代管汉川、应城、安陆3市。全市现有107个行政建制的乡镇场街,2978个村(居)民委员会,23247个村民小组。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1年末全市户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