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志推广手册.
滇商任务 崛起之路在何方
“五尺道”、 “蜀身毒道”、茶马古道、滇越铁路……既是艰难的旅程,也是云南的荣耀,它们所记载的滇商曾经的辉煌,令人惊叹与震撼。
拥有如此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面对省外的“浙商”、“闽商”、“粤商”、“京商”等名势日盛,“滇商”如何踏上前辈们的商旅足迹,以行动阐释商道大义,重塑滇商形象,传承滇商文化,凝聚滇商力量,打造滇商品牌,弘扬滇商精神,再度实现“滇商”真正的崛起?
过去
滇商“底子”较好
翻开云南人的经商史,一系列响当当的人物赫然在目。
600年前,出生在昆明市晋宁县和代村的郑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的舰队,从江苏太仓浏河启航,开始了七下西洋的壮举,使明朝与多个国家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政治、贸易关系。
清末时期,三大商帮兴起,而滇商尤为突出,云南弥勒人王炽所开的“同庆丰”钱庄在当时全国22个省中的15个省开办分号,并在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开设分行,被当时的业界喻为“钱王”。当时,八国联军入侵,王炽出资援助清军抗敌,并捐银兴修水利,其义举被清政府诰封“三代一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惟一的一品红顶商人,超过了胡雪岩的二品商人封号。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而且,他是惟一一位榜上有名的中国人。
喜洲商帮在清光绪年间,就引进先进的管理手段,个人集资形成“股东”,最早在我国形成了“股份制企业”。用“本股”、“力股”分配“股息”和“红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早在18世纪末,云南商人就开始了与缅甸的玉石贸易。云南商旅的蜂拥前往,使缅甸大发了玉石财。甚至连一向人烟稀少的玉石产地也繁华起来。此外,云南商人在盐业、茶叶等贸易中也占据着重要历史地位。
“滇商的‘底子’是比较好的。”首届鹤庆商会会长、实力集团董事长彭宇兴说,这从滇商历史悠久的商帮文化和占有的资源优势就可以看出来。
“古代滇商一直跟马帮联系在一起。”云南玉溪某公司总经理王皓对记者说,云南的商业应该离不开矿业,从明清以后云南人开矿是出了名的,明、清发家致富的大商贾们都是出自采矿业。另外一个行业就是种植业,云南四季气温相差不大,适合各种植物生长。近代以来,云南的滇商也同样来自这两个行业。
现在
博采外商之长
斗转星移,有着悠久历史的滇商如今亟待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果说,玉石、茶叶等对外贸易成就了古代滇商的辉煌。那么今天,依靠着创新和冒险精神,新滇商在全球商业交往中日益展现出他们特有的风采。时下,云南这块宝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家来淘金,自从上世纪80年代,浙商、温商、渝商、广商等大批来到云南,从小商品做起,现在已经成为云南众多产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已经加入到滇商行列中,使滇商的概念悄然发生变化。有企业家认为这未尝不是好事,有利于良性互动。本土滇商要学习“外地滇商”的扩张之势,积极走出去,在国内外市场发出群体的声音。
“观念落后。”,彭宇兴说,这是很多省外商人对云南商人的评价。他重点谈到了云南人和浙江人的差别:以前我们云南的信息全是马帮驮过来的,现在信息发达了,有什么信息从互联网上就知道。就信息这方面来说,沿海发达地区比我们跑得更快。以开车过十字路口为例,红绿灯转换的时候,绿灯要亮时,可能浙江人已经提速到100码,而我们云南人灯绿了后还要观望一会。所以我们落后还是有原因的。这也是因为长期以来的一些观念,比如重农轻商的历史传统使人们对商人这个群体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刻板印象,这就令商人的形象在领导心目中打折,做起事情来也就没那么容易。
“浙江就资源上远远比不上云南,但是浙江人有智慧并且有忧患意识,深知创新图强的重要性。”云南企业要想走出云南,必须要有敢于做行业领头人的勇气。
未来
凝聚本土力量崛起
可喜的是,新一代的滇商作为一种群体、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开始慢慢形成,并日益壮大,越来越表现出令人骄傲的群体性特征。只是,要真正有所建树,还任重道远。
长期以来给外界一盘散沙的“滇商”终于吹响“集结号”,尽管规模很小,但总算开了个头。12月21日,昆明市工商联鹤庆商会在昆成立,该商会的成立意味着“昆明有了首家云南本地商会”。
据介绍,目前在昆经商的鹤庆籍人逾万人,涉及房地产、餐饮、建材、茶叶、IT等多个行业,其中如云南实力集团、兰茶坊已经成为云南的明星企业。“是把我们这些散客的力量凝聚成一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队伍的时候了。”首届鹤庆商会会长、实力集团董事长彭宇兴的话道出了商会成立的初衷。
“现在不能说我会把商会做得多好,但是我一定会尽力而为。商人一定要顺应潮流,因地制宜,活学活用。我在浙江很多商人那里有股份,我觉得把他们的先进经验偷过来,再结合一下云南的实际,我觉得就够用了。”彭宇兴说,从观念上来说,云南商人相对保守,不善于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信息和智慧。“祖传秘方,谢绝外传”心态严重。我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