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篇名: 台湾地区板块运动作者: 李彦仪国立大里高中一年一班
台灣地區板塊運動
篇名:
台灣地區板塊運動
作 者:
李彥儀。國立大里高中。一年一班。
1
台灣地區板塊運動
壹●前言
台灣位於呂宋島弧和琉球島弧的焦點上,為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從一千
五百萬年前開始,菲律賓海板塊便開始往西北的方向朝歐亞板塊移動。直到現今
仍以每年 7-8 的速率前進。在台灣的東北方,菲律賓海板塊沿著琉球海溝隱沒到
歐亞板塊下方。有趣的是,台灣島的南方情況剛好相反,歐亞板塊受到南中國海
洋地殼的牽引,向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之下。
因為台灣位處於板塊的交界,受到板塊聚合擠壓的結果,形成各式各樣多變化的
地形,除了大大小小的山脈,島上的斷層線也呈現東北-西南走向。另外,岩石
﹝安山岩、玄武岩、變質岩…﹞的分布也深受板塊作用影響。
貳●正文
〈一〉板塊構造學說:
在地表至深約一百公里處,有一層堅硬岩石組成的岩石圈,不過,岩石圈並不是
一大片固態的岩石,而是七片主要的大板塊幾及數十個小板塊所組成的,另外,
在岩石圈下方,則是由具有可塑性的熔融狀態岩石所組成的軟流層,透過地球內
部的熱對流作用。使得岩石會漂離移開原本的位置,有時候會互相碰撞、擠壓、
隱沒形成山脈、島嶼或海溝等地形。也因為如此,在地球表面出現許許多多千變
萬化的地形。
〈二〉台灣附近的地體構造:
圖一為台灣島內之地質單位及附近區域之地體構造單元。大體而言,台灣附近有
四個地體構造單元:1.台灣本島(西及西北)、2.南中國海板塊(西南)、3.菲律
賓海板塊(東及東南),及 4.琉球弧溝系統(東北)
圖一:台灣地質構造單位及地體構造單元。
2
台灣地區板塊運動
※台灣本島:
台灣本島自東向西又有六個不同的地質單位:
(1)最東邊的海岸山脈:屬菲律賓海板塊的一部分,是安山岩質火山岩塊。
(2)中央山脈東翼:由變質雜岩所構成之古老核心,為台灣島的脊幹。
(3)雪山山脈:由始新世至中新世之板岩及變質砂岩為主之岩系構成,在年代上
屬於比較古老的岩層。
(4)西部麓山帶:沈積岩受激烈褶皺作用變形,形成典型的覆瓦狀構造。
(5)西部海岸沈積平原。
(6)澎湖群島:由柱狀玄武岩構成。
各地質單位間,都有「界線斷層」分隔,而這些大的斷層都有可能造成地震。
※南中國海板塊:
台灣板塊構造中大家最陌生的,也是疑問最多的,它是位於高屏、恆春半島西南
之南中國海板塊。此為挾於中國大陸與呂宋島間之海洋性板塊,此板塊沿馬尼拉
溝(圖一)向東隱沒,位於巴士海峽上的巴布耶、巴丹、甚至於蘭嶼、綠島,都
可視為此隱沒作用噴發之島弧。
※ 菲律賓海板塊:
位於台灣島的東南方,和歐亞板塊的邊界在北部為琉球海溝。另外,在花東縱谷
處兩板塊則是互相碰撞而形成中央山脈,然後,在南部是歐亞大陸受南中國海板
塊牽引而俯衝至菲律賓海板塊下方。
※琉球弧溝系統:
琉球弧溝系統包括琉球海溝、琉球島弧及沖繩海漕。琉球海溝是菲律賓海板塊向
北部隱沒至歐亞板塊的位置,其下延伸出的地震帶,稱為地震之班氏帶。此班氏
帶即為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向下擴展。琉球島弧為岩漿物質冒出地表的火
山島弧。沖繩海槽則是火山島弧後之擴張盆地。
〈三〉台灣常見的板塊運動:
圖二:台灣島形成之可能過程。
3
台灣地區板塊運動
圖三:台灣板塊運動示意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