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下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隋唐对外交往较为活跃的情况。 2、思考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及影响。 3、培养学生不畏艰辛精神;对唐的进一步了解,加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教学重点: 唐朝与三国的友好关系。 教学难点: 唐朝频繁贸易往来的原因及影响。 唐朝时期与中国交往的国家有哪些? 主要有: A 日本 B 新罗 C 天竺 一、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2)鉴真东渡 (1)遣唐使 中国唐代时,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 唐朝代隋以后,日本沿袭遣使入隋的旧制, 继续派出遣唐使。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 一次在838年。繁盛时期,乘船4艘,人数500余人。 你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示例吗? (1)建 筑 唐朝长安景象 唐招提寺 二、唐朝与新罗的关系 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韩国古观星台 崔志远 三、唐朝与天竺的往来 玄奘西游 天竺→ 长安→ 那烂陀寺←遗址 大雁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 2、故事的出处及主人公与这节课所学人物和著作有何异同? 唐朝对外交往实行什么政策?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3、 A 国家安定统一,政治经济发达; B 统治者实行开明政策; C 海路交通发达。 课后小结—三言两语说贡献 1、阅读材料: “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 请回答: (1)这句话是唐朝人对哪座城市绿化的描述? 答:长安。 * 日本 新罗 天竺 波斯 拂菻 大食 印度尼西亚等 ← 唐朝 日本 新罗 天竺 A 隋朝时, 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 B 贞观年间,日本遣唐使有十多批。 影响:A 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B 参照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C 社会生活上至今保留唐朝风尚。 A 唐招提寺; B 日本药商界始祖。 遣唐使(东征传绘卷) (2)唐 诗 (3)书 法 (4) 唐式菜肴 (5) 饮茶方法 (6)节庆习俗 唐都长安 日本平城京(奈良) 奈良美景 唐朝陆羽和《茶经》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才开始种植茶树,制造茶叶。直至明代才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及茶文化用具 ←鉴真准备东渡 鉴真朝见日本天皇→ 鉴真(688--763)受日本 僧人荣睿邀请,于753年,已双目失明的鉴真带领弟子在第六次抵达日本。他带去佛教经典以及建筑和医学等知识,对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文化的交往做出了贡献。死后葬在日本的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   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简称招提寺。在日 本奈良市西京五条。由唐鉴真主持,于759年 建成,与东大寺的戒坛院并为传布和研究律学 的两大道场。平安时期初兴盛一时,后逐渐衰 微,镰仓时期一度复兴,后衰落。现存有创建 初期的金堂、讲堂。存有鉴真和尚夹纻坐像等 重要文物及多种古写经、古书籍等。 1、新罗→唐朝 2、唐朝→新罗 A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 B 采用科举考试; C 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 等科技成就。 新罗末期人。字孤云,本籍庆州,868年,12岁,入唐留学。 18岁,登宾贡科。曾为唐官吏,后入淮南度使高骈幕府,做《讨黄巢檄》,据传黄巢读其檄 文,惊而堕于椅下,一时名动天下。 885年归国,官至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事。 著作: 《大唐西域记》 那烂陀寺→ 长安 ↑玄奘西行图 玄奘画像→ 玄奘: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祎,洛州缑(ɡoū)氏人。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求取真经,并穷其一生翻译经文1335卷。他还根据旅途见闻,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的情况。 玄奘讲经处→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1、你能说出图片中故事吗? 2、实行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