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生态 -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的生态 -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

92 生物多樣性研習班 魚類的生態 陳正平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一、前言 「魚」的簡單定義是指:「生活於水中,以鰓呼吸,鰭來游泳的脊椎動物」。 另外,大部分的魚屬變溫動物,身上披著鱗片,且體內有鰾。有些魚類則會使用 鰓以外的器官來幫忙呼吸。如鰻魚用表皮膚、黃鱔用口喉表面、泥鰍用消化管、 烏鱧用氣囊、鬥魚用迷器等。目前已知的魚類依Nelson (1994)的估計有24618種, 中記錄25410種。種類數最多有2000種以上的是 虎魚科(Gobiidae),本科魚類 廣布在淡水、河口及海洋中;排名第二種數也大於2000種的鯉科魚類則均屬淡 此數目約佔脊椎動物 (哺乳類、兩生爬蟲類、鳥類及魚類) 總數48170的一半以 上,且每年平均仍有200~300種新種的魚類被發現。依沈世傑等1993年出版的 「台灣魚類誌」書中記載,台灣產的魚類已達2067種。近年來新調查到的資料 顯示,目前已知產於台灣的魚類至少有2350種以上,扣除初級淡水魚的20科85 種,其餘2265種魚類就生活在我們四周的海域。 二、如何描述魚類 魚類形狀方面有五大基本型:紡錘形是游泳速度較快速的一群,鮪、鰹是本 型的代表,故大多為大洋性巡游魚類;側扁形是兩側扁平者,身體靈巧,短暫衝 刺力快,一般生活於礁區的魚類屬於此類型,如蝶魚、隆頭魚、雀鯛等;縱扁型 魚類則體背扁平,游泳能力弱,一般大多為底棲生活的擬態高手,如比目魚、魟、 牛尾魚,平常停棲於沙地上;鰻型或稱長桿狀的魚類,常棲息於洞穴中,俗名海 1 92 生物多樣性研習班 鰻的鯙科魚類是代表;最後一型是魨型,游泳力極差,大多靠特殊的構造來保護 自己,如身上佈滿刺的刺河魨或全身骨板覆蓋只剩尾部活動的箱魨,較為人們知 道。另外,海馬及海龍全身為骨質外殼,蝦魚及剃刀魚只剩下薄薄的葉片狀身軀, 更是獨特。 除了基本體形描述及色澤外,描述魚類的時候,常將魚體的特徵分為兩大 類,一為計數形質,另一類則屬形態測量形質。 1. 計數形質 a. 鰭式:魚體上各鰭條的數目加以描述。一般鰭條數目表示時,硬棘以大寫 羅馬數字表示,軟條則以阿拉伯數字表示。例如赤石斑魚 (Epinephelus fasciatus) 之背鰭有11根硬棘,16根軟條則標記為:D.X1, 16;臀鰭有三 根硬棘,8根軟條則記錄:A.III,8。四線天竺鯛Apogon (fasciatus) 有二 背鰭,第一背鰭七根硬棘,第二背鰭有1硬棘及9軟條則以 D.VII-I, 9 表示。 b. 鱗列數:一般以側線鱗列數 (縮寫為L.l.s.) 為主要標準,配合側線鱗列至 背鰭和臀鰭的鱗列 (稱側線上鱗列及下鱗列數) 來描述魚體魚鱗覆蓋之 情形。另外背鰭前鱗列數,頰部鱗列數及環尾柄鱗列也是常用之形質。 c. 齒式:口腔內牙齒的種類、數量與形狀是重要分類的依據,這些牙齒位上、 下頜骨、鋤骨及 骨的情形是最常使用的形質。另外,咽喉齒、基舌齒 也在特殊魚類之分類中使用。 d. 鰓耙數:第一鰓弓上鰓耙的數目是魚類重要的分類依據,有些外形極相似 近之種類。在鰓耙數上可明顯區分開來。 e. 其他形質:脊椎骨數、前背鰭骨數、眼下骨棘數、主鰓蓋棘數、淚骨棘。 2. 測量形質 a. 標準法:描述魚體大小之全長、標準長或尾叉長外,其餘的各部測量均以 2 92 生物多樣性研習班 相對比例表示,如頭長 / 標準長、體高 / 標準長、眼徑 / 體高 ….. b. 衍架法:測量較多的點,較複雜而能顯示較多體型變化的方法。 三、多釆 “魚” 生 1. 多變化的食性 魚類的食性,一般可分為肉食性、雜食、草食、腐食、食魚者、浮游生物 濾食者。在此,以珊瑚礁魚類為例,進一步加以介紹。 (1) 草食性-珊瑚礁維護的功臣 珊瑚礁區珊瑚是棲所複雜化及提供者;藻類則是棲所單純化與珊瑚的競爭及 破壞者。維持珊瑚區珊瑚的成長及生存,草食魚類,粗皮鯛科 (Acanthuridae) (俗名倒吊)、臭肚魚科(Siganidae)鸚哥魚(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