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爱不释手宋瓷薄胎碗.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令人爱不释手宋瓷薄胎碗

令人爱不释手宋瓷薄胎碗记得在好几年前,我在上海老城隍庙的一家古玩店铺,见一位顾客在问店主,有没有新到货的宋代瓷器。店主拿出几件(在我看来应该是仿品),他看了都不满意。在交谈时,他眉飞色舞地说,他就是喜欢宋代瓷器,他认为中国其他时代的瓷器,都不能与精美的宋瓷相比,他认为,其他时期瓷器的釉色和制作工艺总体上都远不如宋瓷。他走后,店主告诉我,此人是在上海工作的日本商人,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也经常光顾他的商店。应该说,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我们在收藏古代瓷器时,在认识上有的地方确实是有些误区。现在的明清瓷器,很多流通性比较好的收藏者看得懂,愿意买,价位炒得也高。而宋代瓷器,由于仿品多,多数人看不懂,怕上当,也不愿意买;就是真品,现在的价位也很低。如宋代青白釉的薄胎斗笠碗,完美无缺的也只有800元左右。我曾买过一只串线的花口高足碗,只花了人民币20元(见图:花口高足碗)。两宋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历史,什么是宋代的官窑器,一些做工精湛,器型规整,玻璃质感强并且釉色纯正的宋代瓷器,尽管没有落款,实际上就是宋代的官窑器。不熟悉市场的人可能会以为我在说笑话,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就是市场目前的状况。 记得还有一次,有一位摆古玩地摊的,在兜售一只有点破损,修补过的清代乾隆时期,广东石湾窑雨淋墙釉雕塑瓜棱形花瓶,开价800元。别人与他还价,他不肯让价,说这种釉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800元。旁观的人笑了,有人调侃说,用这种理由来推销,还是第一次听到。石湾窑雨淋墙釉色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没有去查过有关资料,但是宋代典型的薄胎青白釉斗笠碗,现在已经仿制不出了这倒是事实。 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今年6月12日,是全国“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从生产技能的角度,中国陶瓷器物的这种传统制造工艺,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和艺术内涵,各地区窑口特有的材料、釉色和工艺技能,都应该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创新。 2008年4月19日,我曾到景德镇迎宾大道上的江美陶瓷艺术创作基地去参观,听那里的艺术总监钟文斌先生介绍,景德镇现在也没有人能拉出宋代薄胎斗笠碗的坯胎了。陶瓷是人类最早通过烧造生产的手工产品,拉坯成型则是制作陶瓷的主要方法。根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拉坯是利用轮盘快速旋转时所产生的惯性力量将泥料一次性提拉成型。这需要相当熟练的技巧,即双手在轮盘的快速旋转过程中,通过加力均匀地将置于轮盘上的泥料提拉成所需要的器型。这种制陶方法的起源,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的晚期,大约已经有4500年历史了。而这种传统的工艺技术,目前正濒临着失传的危险。古代专业拉坯工的技艺,是长期积累并代代相传的,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的精湛工艺内涵,是现在的手工艺无法模仿到位和替代的。仿制不出斗笠碗,关键是做不到神会心契,加之胎土的干湿度掌握不好,拉坯技术不娴熟,当然还有其他工艺不到位等原因。 宋代湖田窑青白釉斗笠碗,鉴定专家称为壁薄,釉汁晶莹剔透,大撇口,斜直腹,小圈足。造型似倒置的尖顶斗笠帽,故称斗笠碗。此碗有两点显著特征:一、壁薄;二、斜直腹。胎的厚度只有两三层鸡蛋壳这么厚,而且厚薄十分匀称。将其倾斜平视其腹,似一条直线,十分挺刮。现在的仿品,上述两点都有明显的破绽。一是碗壁厚薄不匀称,并普遍比真品厚约二分之一,由于胎厚,手感偏重;二是碗腹不挺刮,平视其腹,感觉上有一种外凸的弧形。由于仿制不出,掌握这两个特征,在鉴定时,宋代斗笠碗就比较容易识别了。 我找了十六只北宋时期青白釉各式薄胎碗,供读者欣赏和参考。■ 编辑:陈畅鸣charmingchin@163.com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