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对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调整
浅谈我国《专利法(修订草案)》对外观设计专利制度调整我国现行《专利法》自1985年4月1日开始实施之后。已有两次修改。目前第三次修改正在积极进行中。2005年上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面对社会公开发布专利法修改的多项研究课题;2006年8月在归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称“征求意见稿”);2006年12月向国务院提交《专利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称“送审稿”)。近日SIPO又在网上发布《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课题及其指南》,目的是希望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专利法的决定之后,“能够及时报请国务院审议通过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草案,确保专利法的修改能够尽快予以实施”。
可以说,经过两年的研究和讨论,《专利法》中需要进行调整的内容,已经充分暴露出来,调整的方案也渐渐趋于明朗。本文仅围绕外观设计制度,从几个方面介绍和分析《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中的相关调整。
外观设计专利权授权门槛的提高
排除标识性平面印刷品设计的可专利性
据2006年数据统计,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已经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但是,从1985年到2004年我国受理的外观设计申请和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中,仅包装类的外观设计的申请量就占到全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的22.11%。也即说,我国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授权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瓶贴和平面包装袋等主要起标识作用的创新程度不高的图案设计。
对此,征求意见稿建议在《专利法》第25条第1款中增加一项,规定“其图案设计仅仅起标识作用的平面印刷品不能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SIPO在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包装类的外观设计并非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外观设计,其作用接近商标,过多授权的话将导致外观设计与商标权之间的混淆和冲突。
送审稿在上述基础上,又做了一点变动,规定“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该变动主要增加了色彩要素类的标识性平面图案设计,逻辑上更加严密。
当然,这一修改如果通过,将直接导致新的标示性的平面印刷品无法再寻求专利保护,而这些平面设计能否在版权、知名商品包装等领域寻求保护,将是企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此已经有企业表示了担忧。
引入“现有设计”的概念并取消其新颖性判断的地域限制
我国现行《专利法》中并没有“现有技术”以及“现有设计”的法律概念,仅在《专利法实施细则》第30条中界定了“现有技术”。由于这两个概念直接影响到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借鉴国外立法,SIPO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都增加“现有技术”以及“现有设计”的规定,其第23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通过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公开使用或者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与目前《专利法》第23条的规定相比,上述规定中,界定现有设计的地域范围将不再区别出版公开(世界)和使用公开(国内)的方式,即不再采取“混合新颖性标准”。这一新规定的直接结果,就是导致许多在港、澳、台和国外仅仅通过使用公开的外观设计,不再像以往一样,能拿到中国大陆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这有助于避免申请人投机取巧,鼓励真正的创新型外观设计。
引入“抵触申请”的规定
SIPO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在第23条第1款中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同样的外观设计由他人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这一规定,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的抵触申请也引入到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征求意见稿指出,增加外观设计的抵触申请规定,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对不同申请人针对同样的外观设计提出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只能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3条第1款予以驳回的不足之处”。应该说,这一调整仅是程序上的形式变更,并没实质影响。
引入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创造性”条件
SIPO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在第23条第1款中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对于所属领域的设计人员而言,(应)与现有设计相比或者与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有明显区别”。这一规定实际是在外观设计授权实质条件上引入了“非显而易见”的标准。
SIPO在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引入“非显而易见”的标准的三点理由:一是与美国、日本等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相比。我国专利法规定的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较低;二是现实中,通过简单模仿不同类型产品的外观设计、简单拼凑已知产品的外观设计,从而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现象较为突出,增加该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外观设计的水平;三是与TRIPS协议的如下规定保持一致:“外观设计如果与已知的外观设计或者已知的外观设计特征的组合没有显著区别的,即为不是新颖的或者原创的外观设计”。
这一修改可以说是这次外观设计制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