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排水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自然地理条件 2 2.1、地形地貌 2 2.2、地层岩性 2 2.3、不良地质 2 2.4、地下水 2 2.5、气候 3 3、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3 3.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3 3.2、排水系统方式 3 3.3、水泵与管路系统 4 3.4、固定式泵站水仓及临时集水坑容量 4 3.5、隧道口污水处理池 4 4、汇水量计算 5 5、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5 5.1、各固定式泵站施工阶段所需排水量计算 5 5.2、各固定式泵站水泵选型 6 5.3、掌子面积水水泵选型 7 5.4、固定式泵站水仓 8 5.6、水泵管路 10 5.7、排水电力供应 11 6、施工组织方案 11 6.1、组织管理机构 11 6.2、制度保障措施 11 6.3、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12 7、应急预案 13 勐腊隧道1#斜井工区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勐腊隧道位于曼勒站~勐腊北区间,为时速160km/h单线隧道。隧道进口里程D1K468+908,全长13018.隧道最大埋深515米。 隧道洞内线路坡度为“人”字坡,其中进口上坡段3760m,坡度以3%为主;出口下坡段9258m,最大坡度为-10%,最小坡度为-1%位于隧道出口段。全隧除进口~D1K456+246.296段356.296m位于半径R=6000m的右偏曲线上,出口D1K468+349.840~D1K468+876.828段526.988m位于半径R=3500m的右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隧道进口紧邻曼勒3号中桥,出口紧邻勐腊北中桥。 根据全线施工组织计划,为满足工期要求,解决隧道出口施工场地及运营期间排水问题,缓解施工通风压力,结合运营防灾救援疏散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本隧采用“2斜井+1横洞”的辅助坑道模式,1号斜井长1264m,2号斜井长901m,横洞长440m,辅助坑道总长度为2605m。其中1丶2号斜井作为运营防灾救援疏散的避难所。 1号斜井位于洞身线路左侧,长1264m,与线路交点里程为D1K460+500,斜井中线与线路中线大里程方向平面夹角为83°最大坡度为10%,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断面尺寸为7.5m(宽)×6.2m(高)。 本隧道分进口、1#斜井、2#斜井及横洞共4个工区组织施工。1#斜井工区承担斜井施工1264m和正洞5060m(D1K458+035-D1K463 +095)的施工任务。所承担的斜井及大部分正洞均为反坡排水施工段。 2、自然地理条件 2.1、地形地貌 本斜井工区段地形地貌属红层低山及丘陵构造剥蚀地貌,地形波状起伏较大,隧道为越岭隧道,地面高度680-1300m,相对高差50-615m。自然横坡8°-35°,局部较陡。斜坡面地表多种植橡胶树,山脊高处多为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水土保持较好,局部陡坡及冲沟有基岩裸露;山间槽谷等低洼地带覆土层较厚。 2.2、地层岩性 本区段属低中山溶蚀剥蚀地貌,地表上覆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泥岩、砂岩、页岩、灰岩及煤层等。 2.3、不良地质 本段主要不良地质为南泥平移断层。本断层长20m,走向近东西,与隧道呈约40°夹角于D1K462+020-070段。相交上下盘皆为白垩系下统曼岗组上段及下段地层。泥岩风化节理裂隙普遍发育,主要见于地表及浅部,裂隙多而细小;砂岩中节理多为张型,其延伸较远。节理变化大,从断层具张性平移的性质,属区域性富水构造,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 2.4、地下水 本隧道正常涌水量Q=450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Q=45000*1.2= 5400m3/d;1号斜井正常涌水量140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1700m3/d。故本斜井工区最大涌水量24692m3/d。 2.5、气候 本线所经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受季风、地形、低纬的影响,形成垂直气候、低纬气候、季风气候三大气候特征。西双版纳北部边缘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终年温暖、阳光充足、热量丰富、湿润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具有“长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 3、反坡排水总体方案 3.1、隧道反坡排水的特点 隧道反坡施工即洞内施工前进方向为下坡,洞内水向工作面汇集,需要及时抽排,以防止施工掌子面水积聚过深,影响隧道围岩的稳定和危及隧道施工的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的完全,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洞内水量随着开挖掘进逐段递增的,则在各级泵站的水泵选型上,应按排水能力递增原则自下而上递增加配,并考虑雨季影响。 3.2、排水系统方式 反坡排水采用机械排水,设置多级固定泵站接力排水。 (1)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小型水泵抽至就近固定式泵站或临时集水坑内,其余已施工地段隧道渗(涌)水经隧道内侧沟自然汇集到临时集水坑内或固定式泵站水池内。 (2)临时集水坑内的积水采用移动

文档评论(0)

huaz157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