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07山东高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山东高考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007年山东卷【高考真题】   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且文体特征要鲜明。   【文题诠释】   初看山东卷作文题,感觉就一个字:平。可待我们静下心来细细琢磨,会发现这是一道十分不错的作文题。   有新意。200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是给了当代诗人雷抒雁的一首诗,要求读后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这是一道好评如潮的新材料作文。按说,2007年原地踏步巩固一下去年的成果,也未尝不可。一些人也曾这么预测。但命题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走出了新材料作文的圈子,这不是出新又是什么?   一般话题作文,在所给话题之前,都提供一段文字材料。这段文字材料是帮助考生理解所给话题的。如此看来,这段文字材料就需要考生认真阅读。可到头来,一些考生读来读去,却是读偏了读跑了题,真是既浪费了时间,又误了事情。今年山东的作文题直接把这段材料给删去了,考生只要认真理解所给话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即可。和一般话题作文不同,这也是其出新的地方。 要求中明确提出“文体特征要鲜明”。这是高考多少年来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明确提出这样的要求。文体可以自选,但应该是写什么像什么,绝对不能写出一些四不像的文章。命题人的观点可谓旗帜鲜明。相信这一要求的提出,对于匡正现在考生文体意识淡薄的思想,是有深远意义的。 ◆◆ 高分佳作1   记忆之树常青    山东一考生   记忆,穿越岁月风尘而历久弥新;记忆,趟过历史长河而亘古不变。时间所带走的,只是表盘上的分分秒秒,而长存于人类心中的记忆,就像那久经风霜的常青之树,永不老去。   记忆,不会随时间而逝。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屈子,因不堪忍受国破之痛而自沉江中,其心扶持社稷,其志光照千秋。两千多年来,后人一直在追忆缅怀他。端午粽、龙舟赛,延续千古。凯尔泰斯,一位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生活的犹太人,他忘不了倒在毒气中的同胞,忘不了皮鞭抽来而引发的惨绝人寰的尖叫。他拿起笔,把当年的经历撰写成回忆录,并由此摘得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无论光明还是黑暗,只要是人类的记忆,都必将以其真实面目载入史册,万代不腐,并将成为明鉴,指引后人少走过去的弯路,生活得更美好。   记忆,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深入。1985年,身患癌症的邓稼先被人扶上天安门城楼,他望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长安街,感慨地问:“二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二十年转瞬即逝,历史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会。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事迹逐渐被揭秘而为人所知。他无私奉献勇于攻关的精神更是长久激励后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崇敬。为人民作过贡献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我们记忆深处,孔子那目光如炬的眼神,鲁迅“荷戟独彷徨”的背影,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以及千百万革命者甘洒热血的英勇,已经筑起一座座永远的丰碑。记忆历久变鲜明,光辉长照后人心。   时间的长河还在日夜东流,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就是河中的一朵朵浪花。我们不断变换身姿,留下不同的记忆。不论喜悦惊怖,还是辛酸苦楚,都已成为永久的记忆。我们从记忆中拾取逝去的年华,从记忆中获取有用的光亮,照亮前进的路。   记忆之树,扎根于时间沃土,愈久愈茂,常青不老。   名师点评   主体部分为二、三两段。第二段谈记忆不会随时间而逝,举了两个例子,一个中国古代的,一个外国当代的,可以说全面、典型;第三段谈记忆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深入,重点举了邓稼先的例子,之后用排比举例法举孔子、鲁迅、谭嗣同的例子,行文不呆板,论据很充实,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总起来看,两段为递进关系,作者引导我们围绕“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作了较深层次的思考。   首段运用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切入话题,中间内容充实且有深度,结尾部分则在议论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点题,照应开头。一句话,本文做到了古人所说的“凤头、猪肚、豹尾”,即开头精彩亮丽,中间充实丰富,结尾响亮有力,如此,又怎能不得高分呢?   ◇点评名师:闫会才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符合文体要求   本文是一篇 散文,作者始终紧紧扣着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来行文,让人读后,感觉材料丰富,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材料,比如屈原、凯尔泰斯、邓稼先,再如孔子、鲁迅、谭嗣同,古今中外都有,可以说是材料丰富。   发展等级   深刻   第二段谈记忆不会随时间而逝,第三段谈记忆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更加深入,表明作者的思考没有停留在就话题论话题上,而是围绕话题走得更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有文采   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辞格,可以说是文采斐然。 现场评分: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55分 名师点评:   本文看上去文笔不错,但是仔细一分析,问题多多,主要有两个大的方面的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