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重点 - 迦密圣道中学 carmel holy word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重点 - 迦密圣道中学 carmel holy word

學習重點 閱讀: ( 認識近體詩的特點。 ( 欣賞近體詩名家名篇: ~ 和諧悅耳 ─ 音樂美 ~ 妙筆生花 ─ 修辭美 ~ 言志抒情 ─ 內容美 寫作: ( 擴充文字。 ( 揣摩語氣。 ( 選擇用字。 說話: ( 詩的音步節奏。 ( 選擇適當的語調。 ( 朗誦近體詩。 文化:「卷」的來歷。 文學:對仗。 品德情意:寄情山水,依依不捨。 自學:搜集唐詩資料。 單元目錄 閱讀範疇 ( 精讀篇章: 1《江雪》………………………………………………………8 2.《望廬山瀑布》…………………………………………….10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4 4.《聞軍官收河南河北》.…………………………………..17 略讀篇章: 5.《宿建德江》..……………………………………………..21 6.《題都城南莊》……………………………………………..23 7.《春望》……………………………………………………..25 8.《過零丁洋》………………………………………………..27 自習篇章: 9.《登鸛雀樓》………………………………………………29 10.《贈汪倫》………………………………………………….31 11.《山居秋暝》……………………………………………….33 12.《黃鶴樓》…………………………………………………35 寫作範疇(………………………………………...39 說話範疇(………………………………………...41 自我評估(…………………………………………41 同學們,你能背多少首唐詩呢?以下有一些唐詩詩句,讓我們來做個小測驗,看看你能否在線上填上漏句。 好,現在開始!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功蓋三分國 ,名成八陣圖。(杜甫〈八陣圖〉)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二首) 怎麼樣,對自己的成績還滿意嗎? 以上這些詩句,全部都屬於近體詩。那麼,到底什麼是近體詩呢?就讓我們一同去認識它! 什麼是近體詩? 所謂「近體詩」,其實是相對於「古體詩」來說的。在唐朝人眼中,從《詩經》時代(即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那時期的詩都稱為「古體詩」,又稱為「古詩」、「古風」,而其後至唐朝這一段時期的詩,在唐朝人看來,就是「近體詩」,又稱為「今體詩」。 以上是從時間上來劃分兩種詩的體制,事實上,到了後來,要辨別某首詩是屬於哪種體制,不再是看它成詩的時期,而是看它的格律。所以,即使是現代人,也可以寫古體詩或近體詩。 什麼是「格律」? 「格律」是指格式和規律,在詩歌中,某些格律是必須 要知道的,以下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押韻 中國字的發音,可以分為聲母及韻母兩部份,詩歌中的「押韻」,也就是在各句的某個固定位置上,都填上相同韻母的字。一般來說,這些韻總是被置於句尾,所以又叫做「韻腳」。 古人寫律詩,是依照韻書來押韻的。一般人常常查閱的韻書包括《詩韻集成》、《詩韻合璧》等等。由於語音的變遷,古時押韻的字,現在不一定相同,但是只要查一查韻書,還是可以找到詩歌的韻腳的。 詩韻共有106個,律詩一般只用平聲韻,以下就列出這30組韻: 上平聲15韻: 一東 二冬 三江 四支 五微 六魚 七虞 八齊 九佳 十灰 十一真 十二文 十三元 十四寒 十五刪 下平聲15韻 一先 二蕭 三肴 四豪 五歌 六麻 七陽 八庚 九青 十蒸 十一尤 十二侵 十三覃 十四鹽 十五咸 ( 平仄 要知道「平仄」,先要懂得四聲。 古代漢語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其中還可以細分為陰、中、陽三類。粵語保留了許多古音的特色,它一共有九聲,分別是: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中入、陽入。首六聲以「威」音為例,分別讀為「威」、「毀」、「畏」、「違」、「偉」、「位」,三入聲如:「嗒」、「答 」、「踏」。 不過,在詩歌中,我們無需將音調細分為陰、中、陽,只要熟記平、上、去、入四大類就可以了。在《康熙字典》裏有一首歌訣,名叫《分四聲法》,可以幫助我們分辨聲調: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就可以分平仄了。「平」就是指平聲,「仄」是不平的意思,在聲調上就是指上、去、入三聲。由於平聲字在聲調上是沒有升降的,仄聲字是有升降的,這兩類字交錯使用,就能使詩歌的聲調變化多端。 ( 對仗 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詩詞中的對偶句也是兩兩相對的,所以它們又叫做「對仗」。 在詩詞的對偶句裏,上句叫做「出句」,下句叫做「對句」。 律詩共有八句,第一、二句叫

文档评论(0)

kunpeng12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