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婚姻家庭变迁
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变迁 杨柳 家庭结构 家庭功能 择偶观念 婚姻形态 家庭形态的多样化 出现了许多计划经济时期没有的或极少的婚姻家庭形式,例如 同居家庭 周末家庭 ‘AA制’家庭 闪婚家庭、 私奔家庭、 隐形家庭、 留守家庭 同性家庭 无性家庭 丁克家庭 单亲家庭 空巢家庭 单身家庭 隔代家庭 核心家庭 主干家庭(传统的家庭模式) 联合家庭 老年人的不婚同居 ? 性别差异:女性老人不太愿意继续找;男性更喜欢继续找; “搭伴养老”vs“不婚同居”:养老模式(法律上已经不承认事实婚姻) “离婚恐惧”vs“搭伴试婚”:年轻人同居以满足父母不可以;父母同居以满足儿女对他们的期望; 财产:财产传递的方向不同,年轻人是从老年人那里拿钱,老年人是给年轻人钱 (1)家庭户户数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人口增长速度。 (2)家庭规模持续缩减,五成以上家庭为2或3人户。 (3)家庭结构趋于简化,一代和二代户是我国家庭户的主体。 (4)单人家庭户与夫妇家庭户的比例持续增长。 (5)二代核心家庭户比例持续下降,但隔代家庭户比例上升。 (6)扩展家庭户仍占较大比重,保持了典型的亚洲特征。 (7)家庭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显著。 (8)老年人居住安排呈现新变化,且城乡间存有差异。 (9)人口迁移流动对家庭变迁的影响日趋明显。 (10)家庭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家庭住房需求不断变化。 (11)家庭模式的空间差异仍较为明显。 家庭小型化: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中国目前户均3.133 人, 而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现代化大城市在2007 年户均人口不到3人, 如北京2007 年户均人口只有2.173 人。 从“丁克”到“多客” 现代人起初力图挣脱各种束缚、摆脱各种控制, 从社会制度、家庭制度中逃脱出来,——丁克 长期以来所寻求的那种依赖必须首先来自他人对我的需要和依赖,只有对伴侣负责、对子女负责, 情感才牢靠, 家庭才稳固, 真正的情感永远来自对等双方——多客(夫妻工作,多子女) 家庭的价值取向也从传统的老人中心转向孩子中心, 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氛围被现代家庭的天伦之乐所取代。 大家庭---小家庭---核心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单身、啃老---灭绝 ? 家庭功能的变迁 思考:家庭功能中最不可替代的功能是? 家庭关系的变迁 代内关系,夫妇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等;代际关系,亲子之间,还可延伸至公婆与子媳之间、岳父母和女婿之间等; 隔代关系,祖孙之间等。 在中国近代之前的制度中,家庭成员因代际和性别不同,地位有别,其基本原则是长尊幼卑和男主女从。亲子关系中亲代处于主导地位,夫妇关系中妻子从属于丈夫。 民国之后,特别是1929年颁布的《民法》(亲属、继承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家庭成员地位平等的精神,这是一项重要进步,但民间实践尚未跟上。解放后,公民无论男女在法律上平等的原则被载入宪法,这当然包括家庭不同代际和性别成员之间的平等。此外,1950年的《婚姻法》充分强调了夫妇平等原则。同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的意识形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进行了广泛的批判,家长制和“孝道”在家庭生活中的影响大大弱化。 亲子主导关系向夫妇一体关系转变。 解放后,中国家庭关系所受最大影响在于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城市社会就业成为主流。在这一制度环境下,父母对子、媳的约束能力大大降低,子代夫妇对婚姻单位利益的追求增强。 婚姻的变迁——婚姻形态、择偶观念 一、多种婚姻形态 转型期的结婚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新型婚姻观念和形态多元出现。 “网婚” “闪婚” “不婚” “隐婚” 走婚 一妻多夫制 对“不婚潮”的认识。 日韩等国的一些女性不是选择离婚,而是根本就不结婚,出现了所谓的“不婚潮”。报纸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25至29岁未婚女性比例达59.1%,30岁至34岁未婚女性占了19%,35至39岁未婚女性占7.6%。日本30至39岁的适婚女性未婚率达38%。 虽然还没有看到我国适婚女性未婚比例的准确数字,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适婚年龄中的未婚女性数量,也是在不断上升的。 目前处于“不婚”的女性中,可能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不婚”者,决定终生不嫁;另一种人是 “待婚”者。 从韩国女性“不婚”数字看,随着年龄增加,不婚女性比例减少,这就说明在“不婚族”中,大多数还是“待婚人”。 并家婚姻: 独生子女家庭之间; 苏南地区; 男方没能力娶女方也没能力招赘; 轮流居住(双居制); 家系的延续(姓氏); 要生两个孩子,一个跟父姓一个跟母姓。 二、择偶标准的变迁 中国人婚姻状况60年巨变:从组织安排到网络速配 择偶途径:从包办婚姻到自主婚嫁,从组织安排到网络速配 择偶对象:从工农兵吃香到商贾受捧…… (一)1949~197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