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虫治虫》
理解内容 将本文分为三个层次,并概括其大意。 ①说明子方虫灾害出现的年代、季节和范 围。 ②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消灭了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 ③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旧曾有之”。 * ①在了解了文章的大意之 后,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在这里记录了一种什么现象? 生物治虫 ②设想一下,如果子方虫没有遇到“傍不肯”,将会发生怎样的情景? *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试举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青蛙吃害虫 猫头鹰吃田鼠 啄木鸟吃害虫 金龟子吃蚜虫 * DDT的危害 193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试制成功一种化合物,取名DDT。作为一种杀虫剂,DDT确实发挥过神奇的作用,米勒因此荣获1948年诺贝尔奖。但谁知这是一个灾难,不少地区的环境受到污染。这些地区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虾、肉、蛋、奶之中,都有了DDT,人吃了这些食物,体内也就有了DDT。医学家发现,现代人的血液、大脑、肝和脂肪里都有DDT的残留物。虽然许多国家已在70年代停止使用DDT,我国也在在1983年停止使用DDT,但DDT的影响远未终结。前几年,美国一些医学家测试到,美国一些母亲的乳汁中含有较高的DDT毒物,美国医生在死婴儿的脑部也发现了DDT,这些可都是透过胎盘从母亲那里接受的。 现代人普遍采用怎样的方式来治理虫害? * ①小组讨论利用生物治虫有什么好处?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收、保护生态环境。 ②学习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 在解决农业问题时候,可以通过绿色生态的方法来解决,尽量避免非自然措施(比如农药)。 * 有味植物驱虫——大蒜的辛辣味同时又能驱避食叶类害虫;樱桃树叶中含有令蚜虫厌恶的成分 ;花椒的叶和果实可以驱避甲虫 。 杀虫灯灭虫——许多害虫都有趋光性,见着光亮就会飞过来。安一盏杀虫灯可以覆盖50到80亩地,每晚可以杀死害虫上千只。 施放天敌杀虫 ——在果园内种草,培养七星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 * 《以虫治虫》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为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 如果你现在是一乡之长,你所管辖的地区发生了比较严重的蝗灾,你会如何来应对这种灾情?你还会坐等蝗虫的天敌出现吗?你会采用哪种最快捷、经济有效的方法? 在大面积的农田里,可用飞机喷洒农药,小面积的用人工喷洒,较小范围内的可放鸡鸭去吃,或者出动人力用网捕捉。防治时要集中,全面。 * 1、翻译全文。 2、学习完本文, 联系我们这里防治害虫的方法,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受. 3、预习《梵天寺木塔》。 * * 大家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发明吗? 指南针(司南) 活字印刷术 造纸术 火药 * 《梦溪笔谈》 沈括 (北宋)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李约瑟 (英) * 《梦溪笔谈》-作者简介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八年进士。神宗时参与王安石变法运动。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 沈括 中文名: 沈括 外文名: 无 别名: 字存中,号梦溪丈人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杭州钱塘 出生日期: 1031 逝世日期: 1095 职业: 科学家,改革家,政治家,外交家 毕业院校: 无 信仰: 无 * 以虫治虫 * 学习目标 1、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喙”、“钳”、“穰”‘、“傍”等。 3、掌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