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PDF

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

《基层农技推广》 2017 年第 7 期 双 创 撷 英 Primar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2017 ,Vol.5 ,No.7 “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 梅志安 (安徽省宁 国市农业委员会,安徽宁 国 242300 ;联系人E-mail:ngmza@163.com) 摘要: 为拓宽种养空间,提高种养效益,提升种养品质,着力打造“鱼—蛙—稻”共生品牌,带动当地农户实现增产 增收,大力推广“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 。 还从着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种养新模式、积极推进渔(农) 游有机融合和强化“鱼—蛙—稻”品牌创建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新技术 2010年起在安徽省宁国市霞西镇虹龙村 、方塘乡 选用茎秆粗壮 ,分蘖力强 ,抗逆性强 ,叶片挺立, 方塘村开展“鱼—蛙—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主要 耐肥的优质单季水稻 品种, 如“新两优6号 ”、“两优 是不多占用农田 ,不多消耗水量,在田里种稻,水里 688”、“徽两优996 ”、“丰两优香一号 ”。 养鱼(蛙),有利于水稻治虫 ,减少病害发生,同时鱼 2.2 食台制作 (蛙)排泄的粪便又是水稻的优质有机肥。 鱼(蛙)还 将 长0.6m 、宽0.4m 、高0.1m 、厚0.02m 的木条用铁 起到松土、除草 、灭虫的作用,达到以稻养鱼(蛙),以 钉 固定制成木框 ,将聚乙烯网片拉紧 ,用塑料包装压 鱼(蛙)护稻,以鱼(蛙)促稻的目的。 条压实,再用铁钉钉在木框 的底部即可 。 食台 以150~ 1 田块选择与改建 200只幼蛙搭设 1个为宜 。 种养田块要求避风向阳,光照充足,排灌便利, 3 茬口安排 田埂结实,保水性好,交通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周 3.1 鱼种放养 边环境安静。 pH值7~7.5 ,面积1~4亩。 鱼种放养要待秧苗返青后进行 , 下 田前用2%~ 开挖宽0.6 ~0.8m 、深0.8 ~ 1m的鱼沟,在田中央开 4% 的食盐水浸洗 10~ 15min。 以大规格 的“斤两”鱼种 2 挖主沟,鱼沟一般为“+ ”、“井”、“× ”字形状,具体形 为主,放养量 10~ 15kg/667m 。 入水前要进行严格抽检 状、大小视田块情况灵活变换,鱼沟面积占稻田面积 或送检 ,杜绝各类病原体入侵 。 的8%左右。 在四周及田中间开挖宽0.8~ 1m、 深1.2~ 3.2 幼蛙放养 2 1.5m的鱼凼,一般为“□”或“○”形状,鱼凼面积一般 放 养 20 ~30g/只 的幼 蛙 2 000 ~3 000 只/667m ,在 占稻田面积的5% ,把鱼沟与鱼凼串联起来。将稻田对 秧苗返青成活后 、 天气晴好无风时进行 。 放养前用 角两头设置为进、排水口,并用40 目筛绢固定好。 田 20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min ,或用2%~4% 的食 埂加高加固,要捶打结实,不漏不倒,埂高0.5 ~0.6m , 盐水浸洗 10~ 15min , 浸洗 时间长短要根据幼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