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第1课_发达的古代农业
* * * * * * * * * * *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 西汉时的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 分水鱼嘴 这是一幅空中航拍的图片, “鱼嘴” 伸入岷江中,使岷江水从两边分流,右边的外江用于分洪,左边的内江用于灌溉。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 宝瓶口 在“鱼嘴”的下游,人们凿开玉垒山,打开内江通路。这即是人们所称的“宝瓶口”。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渠道,用来灌溉广阔的川西平原。 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 请你最少用两种方式对下列农具加以分类 * 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描绘的我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样的经济类型?这种经济类型有何特点?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 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 1、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2、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3、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 *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形成的条件: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2.特点: *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 * 3.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 5.小农经济的弊端有哪些? ①自耕农经济脆弱,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②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激化,人地 矛盾日益突出。 ③土地的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生产技术的发展 3、水利工程的修建 4、统治者的政策 5、自然界的变化 6、人民的辛勤劳动 ······ 思考: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你能为他改正吗?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到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 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心之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1~5题目。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 )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 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 2、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是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案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英语(新人教版 必修1)Unit 1 单元知识与高考链接.ppt
- 学海导航】广东省2012届高考语文第1轮总复习 第2部分第6节 古代诗歌鉴赏(下)课件 粤教版.ppt
- 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课件:专题二8(新人教版选修4).ppt
- 好】山岳对交通的影响.ppt
- 寿险行业十大优势】.ppt
-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英语必修四(十二省区)课件:unit 4 Section 4.ppt
- 导学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课件:专题二2(新人教版选修4).ppt
- 数学】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3).ppt
- 我们16个】户外活动联盟 计划书.ppt
- 推荐党课】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学习精讲解读PPT模板(A6)38页.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