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文本细读进行到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文本细读进行到底   摘 要:文本细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效课堂的前提。阐述了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将文本读出厚度,读出深度,从而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文本细读;方法;教材   课前备课是教师的基本要求,当我们拿起教材备课时,往往会这样重?妥牛憾烈涣奖榭挝摹?―翻阅教学参考书――上网查资料――埋头写教案――制作PPT。然后我们就带着PPT进入课堂,根据PPT演绎着课堂教学,PPT结束,课堂教学也戛然而止。课后,当我们发现自己讲漏了什么时,就又想方设法补回,这样的课堂如同打满补丁的衣服,哪来的高效,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怎能得以提高。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进行文本细读。那么,如何进行文本细读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点入手:   一、读背景资料   文学是以生活为素材的,因此我们阅读文本时,应该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和他特有的生活经历等,这些是我们开启文本大门的智慧之锁。当我们拿起教材时,不能就文读文,而要把文本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中解读,这样才能使阅读更深入有效。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先要解读作者的生平,其次要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会发现,卖火柴的小女孩其实就是安徒生自己,是他年幼时的妈妈,是当时千千万万穷苦儿童的化身,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是当时社会制度下穷苦儿童的普遍结局。文中描绘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美好幻象,则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民众难以实现的愿望。当我们把这些文本外的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时,小女孩的形象就更加丰满了。   二、读教材   1.读词句   我们读文本时,要关注词句,并对它深挖。如《普罗米修斯》,通读全文后,我们发现“惩罚”一词联结着故事的始终,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透过“惩罚”,我们读懂了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伟大所在。你看!“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单凭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他那被死死锁住的身体,再深读,我们看到了被锁的还有那宝贵的自由,这对于普罗米修斯来说,怎一个痛苦了得呀?但这“锁”字却散发着他那不屈的英雄气概,那惊天地泣鬼神的牺牲精神,多么高大的形象呀!宙斯对普罗米修斯的“惩罚”怎能仅止于此呢,看!“狠心的宙斯又派来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晚上又重新长出来,这样日复一日,永无尽止。这是一种常人难以承受的痛,更是一种可怕的精神上的折磨。这个“啄”字,闪耀着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光辉,是人们对英雄的礼赞。借助“锁”和“啄”,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惩罚”,读懂了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巨大痛苦,他的形象则更深入人心了。   2.读标点   生活中,我们通过人的说话语气来判定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标点符号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表示语气,它能折射文中角色的内心,让我们感悟人物丰满的形象。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小女孩第四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慈爱的奶奶――“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在小女孩的话中,作者四次运用了感叹号,强烈地表达了小女孩的渴盼,小女孩内心的渴盼越是强烈,反衬出她的现实生活越痛苦、越悲惨。当然,标点的作用不止于折射角色内心的作用,它还可能直指文章本心,揭示文章主旨,也可能穿针引线,暗示文章的文脉走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小”标点的“大”亮点。   3.读篇章结构   文本细读,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字、词、句、标点,而要纵观全局,整体把握。因此,细读文本结构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发现本文结构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后照应,如前面“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后面交代“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它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更加严密、紧凑,让读者看到下文时,不至于产生突兀、疑惑之感,而且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前能够对文本进行细读,将文本读出厚度,读出深度,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会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唯有我们在课前做足了功课,储备了三千弱水,那么在课堂上任凭学生取哪一瓢,都能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李丽.将“文本细读”进行到底[J].小学语文教学,2013(8).   [2]周红阳.让文本细读走得更远[J].文学教育(下),2014(5).   编辑 薄跃华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