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旅游招商引资的新动态 和成功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中国旅游十大不匹配 旅游招商四大因素8大策略 成功案例分析 2010年考核内容 中国旅游的十大不匹配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二、投资与发展的不匹配 三、旅游商品供应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四、规划与建设的不匹配 五、旅游品牌建设与管理的匹配 六、体制与发展的不匹配 七、乡村游和乡村的不匹配 八、热情和认识的不匹配 九、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不匹配 十、人文旅游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从市场效益的角度来看,旅游经济的“卖点”主要在于文化。中国很多地市都将旅游作为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先导产业,旅游经济开发必须兼顾文化发展,无魂之躯的生命力是短暂的。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纳入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是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游对象无不外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据有关统计分析,我国旅游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物的约占65%,以人文景观为对象物的约占35%。文物古迹等人文景观的引人入胜之处当然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和文化。而从表面上看,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物的旅游与文化之间关系不大,其实不然。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首先,真正能够让人向往,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观光的旅游地,都必须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举凡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都经过名人赏识,通过他们把那些自然天成的胜境转述于世人,并通过后人不断地发掘这些自然景观的魅力,才能引来无数游人驻足流连。我国许多自然保护区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但是也同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武陵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那位发现世外桃源的“武陵渔人”给许多人留下了对它最初的或许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只看到它茂密的林木覆盖和清新的空气、清纯的流水,显然是肤浅的,众多文人墨客留下的千古名篇或许才是无数游人走近它、欣赏它的直接理由。如果无人赏会,那些良辰美景只能自生自灭而已,正如杜甫《宿府》诗云:“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更多有在常人看来平凡普通的景物,经诗人点化之后顿成人间仙境者。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其次,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促进旅游发展的加速器。许多许多时间才形成一点历史,许多许多历史才形成一点文化。文化环境中有一部分是通过历史长期积淀而成的,如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另一部分是刻意营造的。绝大多数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表明,后者须以前者为基础,例如奥地利的施普雷森林,政府规定在森林保护区内只能从事手工耕作、人力交通运输。许多地方政府规定自然保护区现代化宾馆酒店只能按照当地传统建筑风格来营建。这些做法都是很有远见卓识的。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旅游地的文化特色,树立风格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很难想象,所有的风景名胜区都是模式单一的希尔顿饭店、麦当劳餐厅,能够将万里之遥的游客吸引到自己身边来。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再次,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有着最为悠久的文化传统,古代文人诗人、艺术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大都喜好游历,周穆王远游西域,秦始皇封禅泰山,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留下了先圣前贤遗迹。遍布全国名山的摩崖石刻,构成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旅游文化资源。可以说,没有以“紫竹观音”为代表的石刻艺术的大足,没有北魏以近的石室经卷、壁画、造像的敦煌,没有道观林立的武当山,没有佛寺遍布的峨眉山,没有少数民族风情的西双版纳,其旅游价值都将锐减过半。文化遗产有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之分,前者如文物古迹,后者如民俗民情、民族民间艺术、神话传奇,都是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有些景区在发展中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挖掘、舍近求远、避重就轻,文化主题无特色,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不鲜明便构成不了文化特色,也就很难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河南栾川县的多数景区普遍缺少文化灵魂,因此也只能让游客“到此一游”,回头客很少。有许多旅游景区为了招徕游客,还创作了许多新传奇来附会自然景观,也说明发展旅游必须努力开掘文化资源。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在景区文化氛围和环境形象这两个范畴,还存在两个常见问题。这两个问题让游客在外部的识别和内部的感知上很容易留下一个挥之不去的印象。在企业形象的树立以及产品优点的凸显上,导游词和景区形象定位口号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载体与灵魂的不匹配 1、景区导游词和时代发展的同步 ?中国旅游经过20多年的加速发展,景区根据市场的要求其环境发生着不断的变换,从3A到4A,从4A到5A,可谓是日新月异,但令人遗憾的是最最重要导游词却是“涛声依旧”。若说有变,也只有量的变换而未质的变换,即便是名优景区其导游词也索然乏味,游客在景区感受到的只是课堂式的满堂灌,了解到的仅是通过导游平铺直叙的冰山一角,而并不是在欢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13-1 2024级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docx VIP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pptx
- 2024-2025学年北京朝阳区四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 化学反应工程第6章 气-液反应及反应器.pptx
- 管理工程系-财税大数据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VIP
- 新能源汽车技术(第二版)教学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全).ppt
- [补车]囚于永夜by麦香鸡呢.doc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八大专项练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