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犁河谷藏传佛教寺院考察.PDF
伊犁河谷藏传佛教寺院考察
以新疆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昭苏 县圣祜寺料为中心
胡方艳
伊犁河谷在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统治时曾是藏传佛教信仰比较活跃的地区。准噶尔时期北疆以
伊犁为中心逐渐成为藏传佛教信仰为主的地区,而南疆则 以伊斯兰教为盛。清同治动乱前后,伊
犁地区的信仰格局开始发生此消彼长的转换。本文以昭苏圣祜寺为中心的这次考察,在梳理其扑
朔迷离的历史同时也可体察这种转换过程。
关键词:藏传佛教 昭苏 圣祜寺
作者 胡方艳,1971年生,历史学博士,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讲师。
引 言
自十七世纪初 以来伊犁河谷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影响区域,在准噶尔汗国和清朝统治时期,
藏传佛教 曾在这里一度兴盛,及至民国而不衰。但在清同治年间动乱前后,伊犁地区在准噶尔时
期逐渐形成的以北疆伊犁为中心的藏传佛教信仰为主、南疆以伊斯兰教为盛的信仰格局开始发生
此消彼长的转换。本文以昭苏圣禧寺为中心的这次考察,在梳理其扑朔迷离的历史同时也可体察
这种转换的过程。
伊犁河谷①水草丰美、山川俊秀,自然条件绝佳,在历史上曾长期是西蒙古②的辖地。17世
纪初 (藏传佛教传人西蒙古比东蒙古晚几十年)土尔扈特部诺颜③赛英台奈思麦根台曼奈开始
送贵族子弟到西藏跟随达赖、班禅学佛 ,其中内齐托音 (属土尔扈特部)和咱雅班第达 (属和
硕特部,他是较早在准噶尔汗国传播藏传佛教的名僧之一)等都是当时有名的格鲁派僧人。后
来随着准噶尔部的强大,到巴图尔珲台吉时 (1635--1653年任首领),开始在边境兴建以寺院为
中心的城市,(这成为后来伊犁蒙古部族以寺院为中心建造城市与居民区的模式,一些市名与地
名就源 自寺院,如 “金顶寺”所在的伊宁市,民族语言称为 “固尔扎”,几百年过去了,民间仍
“昭苏”之名取 自 “喇嘛昭六苏木”的简称;一说取 自 《礼记 ·乐记》 “蛰虫昭苏”。笔者以为后者不免有
附会之意。
“圣桔寺”之名,笔者取文献中最早在嘉庆十三年,钦赐寺名为准;现大多已流行称其为 “圣佑庙”,不知
其出处。
① 本文的伊犁河谷所涵盖的范围多指现在中国版图所辖的新疆伊犁哈萨克 自治州直属的一市八县,即伊宁市、
察布查尔锡伯族 自治县、昭苏县、特克斯县、巩留县、霍城县 、尼勒克县、伊宁县和新源县。
② 西蒙古:一般指包括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和土尔扈特等部,后来准噶尔部强盛,遂以其称代之。
③ 诺颜:蒙古语音译词,指 “君,领主”之意。
· 39 ·
《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4期
保留这样的称呼)。在噶尔丹汗 (巴图尔珲台吉六子,l676—1697在位)统治时,伊犁成为政
治、经济中心,也是藏传佛教文化兴盛、寺院集中的地方。当时伊犁河两岸建有两大寺院,北 日
固尔扎 (金顶寺 ,在今伊宁市东北郊喀尔墩乡)、南 日海努克 (银顶寺,在今察布查尔县海努克
乡),遥相呼应、盛极一时。除了这两大寺院外,当时还建有很多的显密教院。准格尔汗国是在
策旺阿拉布坦和噶尔丹策零统治时达到极盛,也是伊犁黄教寺院的兴盛期。
清王朝定鼎中原,干隆帝统治中期最终把准格尔汗国纳入其版图。为了固土戍边,清政府从
东北和内地调兵移民,并招集西蒙古余众及先前投附者逐渐形成满营、索伦、锡伯、察哈尔和厄
鲁特等营。经常年战乱 ,伊犁河谷准噶尔汗国时期兴盛一时的藏传佛教寺院损毁殆尽;准格尔部
众亦遭灭顶之灾。及至清政府收取余众组营 (按八旗编制)戍边,其居地已不在伊犁中心地带:
厄鲁特①营左翼上三旗牧地在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察林河及塔玛哈一带 (现大部已在哈萨克
斯坦境内,部分在昭苏县境内),右翼下五旗在伊犁东南部中天山西段,今尼勒克县、特克斯县
及新源县境 内。厄鲁特营在当时各营中地位较特殊,它与其它各营一样披 甲有银无粮 (不像满
营兵丁既有粮又有饷);并且它在干隆中期组建之初就人多众广,除惠远老满营外,其人 15位居
其他四营之首。厄鲁特营也像其他各营官兵一样,担负着戍守卡伦、巡防台站等军事任务;除
此,它还发挥其畜牧业特长,担负经营官办牧厂的重任,其养牧的牲畜数量也是各营之首,并且
兼营少量农业 以作补充 。
当时,清政府以 “佛教柔顺蒙古”,大力 “推崇”藏传佛教,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