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抗战后期甘肃经济的严重萎缩及其原因.pdfVIP

再论抗战后期甘肃经济的严重萎缩及其原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史纵Ⅲ横 再论抗战后期甘肃经济的严重萎缩及其原因 再论抗战后期甘肃经济的严重萎缩及其原因 石慧玺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北京 100081) 【摘 要】 抗战时期,迫于形势的需要,国民政府把开发西北作为当时的重要战略决策。受到这一决策的影响,甘肃经济有了一个空前 的发展。但毕竟没有一定的基础,这种移植型发展模式随着抗战形势的变化而嘎然而止。研究这一现象及其原因对我们今天的发展应该有 一 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抗战后期;甘肃经济;萎缩及原因 一 、抗战后期甘肃经济的严重萎缩 典当业中倒闭的就有43家,损失资金 l2万余元。其他各行业亦是一 抗战后期,甘肃的社会经济处于全面崩溃之中,尤以工业经济首当 样,如绸锻业一个商号,原有资本白洋2.3万元,最后也只剩下800元, 其冲,甘肃是抗战时期西北地区工业较为集中的地方,抗战前中、期由 棉布业一个商号原有资本白洋 1.5万元,结果只剩下几张桌凳。 兰 于国民政府的大力投资,甘肃工农业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 州更是如此,1945年5月,兰州各商店即有 1/3关闭或因负债,店主逃 突破 。甘肃农田水利建设、交通运输以及商业贸易的发展都在这一时期 亡,是年7月至8月下旬,全城商店大部关闭,即有零星商店半开门却 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到了抗战后期,这种欣欣向荣的局面却发生了很大 货架无货。但此时兰州各处地摊兴旺,各种非商人的职员、工人、市民 的转变。 到处都在摆地摊,地摊上陈歹U自己的衣服及旧货,哀告求售,但却无人 抗战后期,工厂关停,职工疏散,在甘肃工业系统中为常事。比如, 问津,其悲惨之状,实难尽述。 在抗战时期刚刚有起色的甘肃水泥公司,抗战即将结束时,甘肃水泥 二、抗战后期甘肃经济衰落的原因 公司总经理张光宇亦被调往青岛,公司随即以产品没有销路而停止生 抗战时期的甘肃开发,从理论构想到实践显现出了国民政府经济 产,职工大部分遣散。_L1945年抗 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忙于接收, 建设方咯的转变 ,即由传统的统治策略转变成发展经济构想的萌生与 资源委员会放弃了与甘肃省合作建立的几个厂矿,把它全部交给甘肃 渐进,客观上给甘肃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相当的突破,推动了甘肃 省政府管 ,原来所派的重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几乎全部撤走,经费也 经济的发展,但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 ,民族构成的差 不再拨给。甘肃是个穷省,对这些合办企业,向来尽力履行协议,突遭 异,开发理念主客观的脱节,以及军阀各自为政的割据状况等因素的影 变卦,思想上毫无准备,财力、人力、技术上一时也难以筹措,虽一再力 响,使原本就微弱的开发力度少有可持续性。 争,国民政府仍置之不理,于是这些合办的工矿企业,“除了兰州电厂 首先,甘肃地方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落后,是造成抗战后期甘肃经 (包括天水电厂)仍由资源委员会管理维持生产外,其余有的休工保管, 济衰落的主要原因。甘肃在历史上 “素称膺苦,地方数千里,不及东南 有的缩减人员,不能生产 ,牌子虽然挂着,业务实际停顿。 在资源委 一 富都。 ”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都比较差,地方经济基础薄弱,清朝同 员会撤资、撤人措施的打击下,原甘肃化工材料厂、甘肃机器厂、中央电 治年间绵延十余年的战乱,使原本脆弱的地方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人 工器材厂、兰州电池厂、兰州炼铁厂等,均先后关闭,雍兴实业公司原为 口剧减。战后,到处是 “千里萧条,弥望焦土,~不似人间光景。 据 中国银行所控制。其所属玻璃厂、卫生用具材料厂、实用化学厂等亦关 统计,1873年(同治十二年),甘肃仅有266.8万人,比战乱前减少 1000 闭东撤。仅 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仅兰州 多万,直到清末,人口仍未超过450万人,不及过去的1/3。 直至抗战 市申请停业的工厂就达到46家,据 1947年底的调查,整个甘肃全省的 以前的3O年代,甘肃仍以贫困著称,整个省份几乎无真正的工业可言, 工厂累计仅207家,其中兰州市仅剩下 130家,几乎比抗战时期减少一 当时的中山桥为兰州唯一的新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