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蒋家沟入汇河段泥石流堆积与输移特征分析-长江科学院
第29卷第9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29 No.9
2012年 9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Sep.2012
DOI:10.3969/j.issn.1001-5485.2012.09.007 2012,29(9):27-33,38
蒋家沟入汇河段泥石流堆积与输移特征分析
1a,1b 1a,1b,2
张金山 ,林 伟
(1.中国科学院a.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b.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泥石流堆积及其对主河河床演变和输沙特征影响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的具体演
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还不多见,以2008年至2010年蒋家沟入汇段小江河床地形断面监测和采样分析为基础数据,结
合泥石流活动的观测资料,对蒋家沟入汇后泥沙物质的堆积及其再起动输沙特征进行了分析。蒋家沟入汇的泥石
流固体物质主要堆积于入汇口以下500m(主河宽10倍以内)的范围内,堆积量的多少与原堆积物被小江冲刷输移
的量有关。泥石流物质在被小江输移的过程中沿途落淤而堵塞河道,常常引起主河小江的改道。泥石流物质的堆
积使小江在入汇处形成节点,尽管近年来入汇口附近小江河床总体表现为冲刷的趋势,但下游冲刷速度较上游快,
导致下游河床比降增大而上游减小,入汇口的节点特征更为突出。
关 键 词:蒋家沟;泥石流;入汇河段;堆积;输移
中图分类号:P33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2)09-0027-07
道响应进行定性和半定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泥
石流堵河的判别式。但基于实地观测数据的具体演
1 研究背景
化过程的分析研究还不多见。
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的一种剧烈形式。它将上游 蒋家沟是长江支流小江的一级支沟,是国际知
大量由风化、重力、水力等各种侵蚀产生的泥沙向下 名的高频泥石流沟,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就建于
3 该流域,观测项目齐全,持续时间长。本文以2008
游输送过程中,具有大重度(17~23kN/m)、高流
速(3~12m/s,高可达到80m/s)、大流量(其流量 年至2010年蒋家沟入汇段小江河床地形的变化断
是沟谷正常流水的几十倍到几千倍)、短历时(几分 面监测和泥石流堆积物采样分析为基础,结合泥石
钟到几十小时)和宽级配(粒径量级从 -6 流活动的观测,对蒋家沟入汇后泥沙物质的堆积及
1×10 ~
10m)等特征[1-2]。它不仅对沟谷产生剧烈的冲 其输沙特征进行了分析。
淤,而且剧烈改造与主河交汇段的河床形态与演变
过程,进而对主河形态产生深远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近年来,泥石流泥沙入汇对主河演变的影响有
了一些深入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看,一是结合泥 2.1 蒋家沟泥石流入汇段地形变化监测
石流输沙,使用河床长期演化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为掌握入汇口附近泥石流堆积后地形的变化,
[3] 从2008年开始,使用全站仪对堆积区进行地形测
如:赵席文 介绍了小江流域泥石流的输沙情况,
并定性地分析了泥石流输沙与河床演变的关系;崔 量,测量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但因为这种测量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