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忆西南联合大学.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忆西南联合大学

憶西南聯合大學 史固華(航空 1940) 1937 年日本侵華野心擴大,7月 7日日軍砲擊宛平,發生蘆溝橋事變。 山河震撼,風雲驟變,全國揭起抗日戰爭的序幕。當時,蔣介石正在廬山, 乃邀請各界知名人士舉行國事座談會。7月 17日他發表:犧牲已到最後關 頭,下定決心全國軍民抗戰到底,政府機關及大專院校內遷。立刻掀起了 全民族團結一致抗戰的高潮。 教育當局參加會議的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立即電告教務長潘光 旦,會議決定將平津六所大學遷到長沙和西安 ,合併組成「國立長沙臨時 大學」和「國立西安臨時大學」,即行佈置一切。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由北 京大學、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 1937 年 8月,教育部指定三校校 長梅貽琦、蔣夢麟及張伯苓為臨大常務委員。三校師生積極行動,很快就 集中在長沙,三校報到學生千餘人,同年十月十日開學上課,校址設在小 吳門外聖經學院,理工學院在嶽麓書 院上課,文學院設在衡山。 北京大學成立於 1898 年戊戍變法時,是中國最早的大學,廿年後領 導五四運動,在蔡孑民校長領導下,造就出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成材的 學生,服務社會是有氣魄,有膽識的一流人才。清華大學成立於民國元年 (1912),晚北大十三年,其前身是清華留美學堂,頗有西方濃厚的氣息, 學術水準高,注重體育,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歷屆畢業生幾 乎都是高級俊彥,大部份留學歐美,服務國內者也是頂尖人物。南開大學 在天津,是教育家張伯苓一手所創,嚴謹務實,也造就出不少英才。 1938 年 1 月上海戰事惡化,南京淪陷,武漢告 急,國府遷都重慶, 教育部奉命通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即遷昆明 ,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 是開始了西遷的長征,全體師生分海路及陸路 兩路出發。海路先乘粵漢鐵 路到廣州,住在嶺南大學,這部份約 八百餘人,等候輪船分批去海防,筆 者當年就是參加海路隊,住嶺南大學約一個月 才配到船,於是搭廣九鐵路 去香港,換乘海輪直航越南的海防,最後經滇越鐵路到達昆明。陸路隊伍 師生約三百餘人,組成「湘黔滇旅行團」 ,政府特派陸軍中將黃師嶽將軍 率領,於 1938 年 2月 19日出發,先搭船到益陽,然後徒步經沅陵,翻越 湘西大山,經貴州高原峻嶺,於 4 月 28日走到昆明,全程約三千公里, 沿途和民眾接觸,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 兩隊集中在昆明,工學院設於拓東路,文、理、法三學院在大西門外的 新校舍,兩處相距有十里之遙,全校 於五月四日開學。西南聯大最高行政 機構是校務委員會,三校校長為常務委員;南開校長張伯苓兼國民參政會 主席,常駐重慶,北大校長蔣夢麟因公穿梭於重慶昆明之間,實際負責校 務者是清華校長梅貽琦。三位都是教育界極具聲望者,抗戰期間,艱苦創 業,和衷共濟,無勞逸利害之爭,蔚成西南聯大優良校風,造就出若干高 水準之人才,譜寫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光輝篇章。 西南聯大工學院在昆明市拓東底迤西會館 ,學生宿舍安置在拓東路的 鹽行倉庫,兩處就近在咫尺。戰前三校僅清華大學有工學院,南開只有化 工系。聯大成立後,就將化工系歸併到工學院,故當時工學院有四系,即 機械系,電機系,土木系,化工系。那時筆者在機械系第二學年,一切學 校體制都按清華原有制度,原三校入學的學生畢業時都發給該校的畢業證 書,以後聯大時期入學的學生就給聯大的畢業證書。機械系第三學年分機 械製造組,動力組,航空組,戰時倡導航空救國,聯大奉命將機械系的航 空組劃分擴大,於 1938 年秋季成立航空工程系,當時機械系中願意參加 航空系第一班的學生有十人,系主任是王德榮,教授有馮桂連等。同時成 立航空研究所,是獨立屬於清華大學,所長是原機械系主任莊前鼎調任, 機械系新主任由教授李輯祥接任。當時西南聯大各系的師資水準在全國首 屈一指,大師雲集。人人崇拜的教授例如 :史學權威陳寅恪,哲學家馮友 蘭,數學巨星華羅庚、陳省身等,物理泰斗趙忠堯、薩本棟等及學術狂才 錢鍾書、吳宓、毛子水等等,不必細談(因每人都可寫一大篇介紹) 。 單以工學院論之如下:因英文工程教課書當時不易購得,許多教授講什 麼課就自己編什麼教材,如劉仙洲教授在清華時就編輯了“機械原理”列 為大學叢書及“英漢對照機械工程名詞” ,在聯大他又陸續編寫了“熱工 學”“燃氣輪及其發展”及“汽閥機關”等教科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