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 古诗鉴赏类解及如何读懂古诗w
专题十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节 古诗鉴赏类解和如何读懂古诗 一、广东语文高考考纲对古代诗文的考查要求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评价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4~2014年广东卷古诗鉴赏选材: 2004年:唐诗 杜甫《江汉》 五律 2005年:宋诗 寇准《春日登楼》 五律 2006年:清诗 谭敬昭《粤秀峰晚望》 七绝 2007年:宋诗 林景熙《溪亭》 五律 2008年:宋诗 诗歌比较 七绝 2009年:唐诗 杜甫《月》 五律 2010年:宋词 黄庭坚《望江东》 2011年:宋词 苏轼《减字木兰花》 2012年:元诗 白珽《余杭四月》 五律 2013年:宋词 张炎《鹧鸪天》 2014年:清词 万树《望江怨 送别》 【类解】 广东卷11年中有9年是考唐宋诗词的鉴赏 出卷者偏好宋代诗词和杜甫 诗词多是不知名作家作品或名家不太知名的作品 试题侧重考查对作品整体和关键字词的理解 二、往年考题考点分类 1.意象、意境(6次) (04广东卷)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06广东卷)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 (07广东卷)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08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11广东卷)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世界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14广东卷)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2.炼字、炼句(6次) (05广东卷)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06广东卷)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07广东卷)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09广东卷)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0广东卷)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12广东卷)“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3.艺术手法(5次) (05广东卷)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08广东卷)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10广东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12广东卷)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广东卷)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4.思想、情感、内容(6次) (04广东卷)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05广东卷)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09广东卷)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1广东卷) (1)词中所写的春天是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广东卷)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14广东卷)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三、增分策略 (一)整体把握诗意——通过“标题、注释、正文(关键意象)、题干引导语”印证自己的“把握”。【注:P129 古诗歌“三步阅读法”】 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 诗歌的题目往往透露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抓住题目,往往就能大致了解其内容情感。 题目可能提供以下内容: 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 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作品的情感基调 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的题材 第二步: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注释可能提供或暗示诗歌的写作背景、创作动机及思想内容。 看作者,回忆其写作风格、情感基调 (注意:1.同一时代背景下的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尽相同;2.同一个作者,也会写出体现不同思想情感、不同风格的诗词) 第三步:看正文,抓关键 理清诗歌结构 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 把握诗歌六要素 【答案】①诗人悠闲地数着落花久坐,又慢慢地寻着碧绿的春草回家。(2分)②“坐久”“归迟”表现出诗人的从容不迫,悠闲自得(恬淡闲适、淡泊闲散)③“细数”“缓寻”则暗含了一种百无聊赖的闲愁。(失落、无奈、孤独、寂寞)(能够答出①点给2分,其中一句1分;能够答出②③点中任何一点给2分。) 【答案】本诗通过怀念汉闽越王,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抑郁不舒的苦闷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颔联和尾联分别以傍晚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