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历华盛顿Google听证会
亲历华盛顿Google听证会
高调宣称将退出中国的Google,四年前曾为进入中国而顶住巨大压力
《财经》记者 金焱
2006年2月15日,美国众议院召开了一场“关于谷歌等网络公司参与中国网络控制的听证会”,当时在洛杉矶时报驻华盛顿记者站工作的本刊记者,全程目睹了这场听证会。
成立于1998年的谷歌,经过八年时间的发展之后,在当时已经成长为一家年收入达到数十亿美元,市值达到上千亿美元的巨型公司。两位创始人布林和佩奇旗帜鲜明地将“不做恶”作为公司的信条,将技术选择作为搜索结果呈现的唯一标准,这样的原则为其在全球范围内争取到粉丝无数。
但是,在2006年,谷歌“不做恶”的信条和其完全依靠技术选择的搜索理念受到公众质疑。在李开复、周韶宁两人的带领下,谷歌计划正式进入中国,代价是接受中国政府的监管,包括内容的审核过滤。
2006年1月26日,Google启用中国大陆版专用域名“Google.cn”。虽然Google那时还未正式进入中国,甚至“谷歌”这个中文名也还没有,但是美国国内已经炒得沸沸扬扬,有一种响亮的声音,呼吁把Google定性为“帮助进行网络内容审查”。
那段时间,Google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公司的股票价格也因此下滑。
此前不久,美国司法部要求Google提供上百万个网站地址及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词,遭到Google严辞拒绝。这显得很突?,因为AOL 、微软、雅虎已经提供了相关资料,而Google不仅不为所动,还以书面形式批评美国司法部的要求,认为这将泄漏Google用户的保密信息,威胁到公司的信誉。
选择妥协或选择不屈,都是Google。批评者认为,Google在国内强硬,在海外妥协,双重面孔,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
这样的背景,使得2006年2月15日的听证会备受瞩目,媒体也接到有关提示――及早预订位置。
那天是个周三,天气不太冷, 有点初春咋暖还寒的感觉。本刊记者到达众议院办公楼时,离10点的听证会开始还有段时间,但听众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极缓慢地移动――想参加听证会的人实在太多了。
举行听证会的2172房间在楼层靠里的位置,要经过长长的走廊方能到达。本刊记者在进入之前,被两次检查记者证。大厅里坐了三四百名听众,本刊记者应该是被摄影师当成了中国代表,一顿猛拍。
大厅的木纹高墙上,悬挂着先贤肖像和美国国旗,给人以肃穆感。大厅前部的蓝色幕布前,面向听众的三排是议员,需接受质询的公司高管们则背对听众,面向议员。
议员们的问题咄咄逼人,四家公司的高管们则基本上到听证会进行了快一半时才能辩白一两句。当轮到Google的代表宣读证词时,感觉屋子里的气场顿时变了,有些松懈的听众都打点起精神。
代表Google出席的是公司副总Elliot Schrage,他穿着铁灰色西服,打着紫色领带。来自加州的民主党国会议员Tom Lantos大声质问,“你们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感到羞愧吗?”
这么有感情色彩的问题,让大家都很意外,纷纷侧身倾听。
Elliot Schrage回应道:“议员先生,实际上我不能,我不认为让我们说我们自感羞愧是公平的。”
Tom Lantos语调高了一阶,再次追问,“你没什么感到羞愧的吗?”
按照美国法律,在国会的听证会上,受质询的人必须坦白回答所有问题 ,这也是听证会的引人之处。
Elliot Schrage回答:“我不以为耻,也不以为荣。我们已经选择了一个路径,开创了一个路径,形成了最终会惠及所有中国用户的路径……”
听证持续了五个多小时,直到下午快4点才结束。相信2172房的所有人都和本刊记者一样,早已饥肠辘辘。
听证会结束后不久,Google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关于“羞愧”的辩论,也伴随着Google中国业务的拓展而延续。有趣的是,公开站出来为Google辩护的人寥寥无几。■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