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讲评
4.(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5.(2013年山东高考10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 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 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2013年广东高考13题)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 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 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 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 1.基础知识不扎实:记忆不牢固、易混淆;2.审题失误:对关键词语理解不准确或忽视、漏审;3.做题不够灵活:排除法运用不当;4.分析、表达能力差: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肤浅,学科性语言使用不当;层次性、逻辑性欠缺,卷面不整洁;5.能及时独立自主的完成试卷,自主性有很大提升。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试卷讲评) 一、单元考纲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自查自纠,合作交流 1、检验基础:1--5 DCACA 6--8 BDC 2、能力提升:1--5 DBBCC 6--8 ACC 3、重温经典:1--5 BDCDD 变式训练: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以下史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②《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③《史记·高祖本纪》:“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模式。 三、典例解析----检验基础 1.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 D 4.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 A.开始实施均田制 B.免除百姓的徭役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均田制。 C 5.在灌钢法的发明为世界冶炼技术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同时,制瓷业中的新品种在逐步走向成熟,为后期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品种是( ) A.白瓷 B.青瓷 C.粉彩瓷 D.青花瓷 变式训练: (2010·上海文综28)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A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 ) 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 B.织染局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 C.店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 D.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史料价值的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