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参考书目︰
引 言
本課程以香港公型房屋為重點,希望同學能透過這個課堂概括地認識香港公型房
屋的發展史,及各類房屋的特點,並能了解香港政府對房屋建設的態度。此堂課
會以五個部分構成。第一個部分是以時間線形式,以簡報表達,向同學展示各個
年代的公型房屋圖片,讓同學對公型房屋的外形演變有概略的認識,並配以老師
的介紹來引起他們的興趣。第二部分是資料題,以五十年代的報紙頭條作資料,
輔以老師的引導,啟發同學思考香港房屋政策的沿革。第三部分是填充題,希望
在參與的過程中,令同學對香港房屋政策和背景有較詳細的了解。第四部分是配
對,讓學生從各種不同類型房屋的形容詞歸類起來,訓練同學歸納、推測的能力,
透過活潑的遊戲方式來加深他們對香港樓宇的印象。第五部分是報告,目的是為
了增加學生的主動性,和訓練其自學能力,讓學生主動蒐集自己居住之屋苑的特
色,並希望透過觀察,增加他們對自己的居住環境的了解,加強他們蒐集和整合
資料的能力,望同學能溫故知新。
參考書目︰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re (1973) 。《香港房屋現況 : 剖析政府十年房屋計劃》。
香港 : Research Development Centre 。
李健正,陳錦華合編(1993) 。《香港房屋政策分析》。香港 : 集賢社,第 1 次版。
方國榮, 陳亦(1993) 。《昨日的家園》。香港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第 1 版。
王賡武主編(1997) 。《香港史新編》。香港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第 1 版。
香港房屋協會(1988) 。《房屋面面觀 : 一九八八年》。香港 : 香港房屋委員會公
共關係組。
香港房屋協會(1994) 。《房協四十五週年》。香港 : 香港房屋協會。
梁美儀 ; 英文翻譯(內文) ,趙茱莉(1999) 。《家 : 香港公屋四十五年 》。 香港 :
香港房屋委員會。
資料題
建議教授形式︰讓同學分組討論並作口頭回答問題,其間老師可作引導。
根據 A 部分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1. 文中所指的火災發生在哪裡?包括哪幾條村落?報導中指出災民人數若有
多少?火災歷時多久?
2. 從火場範圍、火勢的發展和災民的人數,你推測居民的居住環境是怎樣的
呢?
3. 當時災民的生活水準如何?從何見得?為甚麼他們會住在這些危險的木屋
裡而不另覓環境較好的居所呢?
根據 B 部分資料,回答以下問題
4. 從資料中可見,政府有甚麼即時的應變措施?又對其他地區的建屋策略作出
了甚麼改變?
5. 同學是否可推測當時政府建屋的政策或態度呢?
參考/建議答案
( 目的是希望同學能集思廣益,集腋成裘,所以沒有規定答案,同學言之成理即
成。)
1. 火災發生在石硤尾/深水土步,包括白田村、大埔村、窩仔村、石硤尾村。
若十萬七萬災民,火災燒了超過四小時。
2. 差/擠迫/窮/混亂……
3. 生活水準低落,如︰災民一天只有一餐吃,回到災區撿拾廢物出賣養
命…… ,「區達年痛斥租貴」一題中可見,因為居於木屋區的居民多是低下
階層,沒有錢租住環境較好的住所,所以即使經常發生火災,危及生命財產
也不可搬離木屋區。
4. 為災民登記戶籍
檢討木屋災情
撥款建平民屋
收回深水土步區土地建築房屋,安置災民,讓災民有優先權入住
規定私人土地保償辦法
把木屋拆卸改建
5. 災前香港政府對建屋的態度是置之不理,有一些權宜性質,並沒有長遠的
規劃,所以出現了大量的平民木屋區。政府並沒有為這些巿民設想,沒有支
助他們改善居住環境,令他們必須住在這些環境惡劣的木屋區裏。火災後政
府開始為巿民設想,願意撥款興建房屋,供這些低收入水平人士居住。同時
開始注意要改善巿民的住所環境,故有意拆卸木屋區改建,並整飾巿容。
香港公型房屋史
填充︰請將以下詞語及字句填入適當的欄位內
新巿鎮 大都會計劃 柴皮、紙板或火水 社會治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