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
百年战争时期的英国和法国地图 法兰西的成长 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领地示意图 (二)三十年战争和欧洲势力的交融 1.三十年战争发生的深刻背景 三十年战争既是德意志内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各诸侯之间以及诸侯各邦之间为争夺宗教、经济、政体、领土等权益的内战,也是西欧和北欧主要国家乘机浑水摸鱼干涉德意志事务,争夺地区霸权的斗争。 1618年5月23日捷克首都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冲进王宫,制造了“掷出窗外事件”,标志着三十年战争正式爆发。 掷出窗外事件 2.三十年战争的始末 战争的第一阶段(1618—1623年),捷克起义被镇压,捷克重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战争的第二阶段(1625—1629),双方互有胜负。 战争的第三阶段(1630—1634),双方交战激烈, 互有胜负。 战争的第四阶段(1635—1648),交战双方展开拉锯式进攻,相互攻入对方领土,各有胜负得失,以法国为首的一方略占优势。但双方交战20多年,消耗巨大,都无力最终取胜,表示愿意举行和谈。 谈判期间,双方的军事行动仍未停止,和谈延续5年之久,直到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了和约,三十年战争宣告结束。 战争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648年威斯特法利亚条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关于领土问题: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格局。法国、瑞典和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得到了大片的土地;瑞士和荷兰独立获得缔约国的承认。 第二,关于宗教问题:依据“教随国定”,德意志各邦有权决定自己的宗教信仰。 第三,关于德国分裂问题:从法律上将德国历史性地分裂了,实际上承认了300多个德意志邦成为主权国家,德意志从此只是名义上的国家。这是法国外交的一大胜利。 3.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建立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2)和约所确立的现代国际关系原则有: 第一,这次会议本身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先例; 第二,和约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的主权,承认了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在实践上肯定了格老秀斯所提出的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是国际关系中应该遵守的准则,承认国家主权平等; 第三,约文规定缔约国不得破坏和平条款,首次确认了国际法上的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同时也创立了对违约国可实施集体制裁的原则;条约明文规定:“缔结此合约应遵守与执行。无论教士和俗人,凡反对本合约者,双方应反对之,以捍卫本和约的每一条款。” 第四,和约承认,新旧两个教派享有同等的权利,打破了罗马帝国神权下的世界主权论,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第五,国际社会世俗化增强,表现为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其中在法国体现最为明显。 第六,和约缔结后,和约缔结之后,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各国逐渐建立了常驻使节,这有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邦交。 (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的欧洲多极“均势”格局 三十年战争打乱了欧洲自中世纪以来传统的社会秩序,神权政治体制失去了昔日的至尊地位,以主权平等和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确立起来。由于战争改变了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当时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可以充当欧洲的霸主,欧洲大陆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各国力量相对均衡的格局,国际关系迎来了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法国通过这次战争增强了实力,为其争霸欧洲奠定了基础。瑞典成为北欧的强国。德意志在战争中创巨痛深, 国土继续保持分裂,惟普鲁士逐步走向兴盛。奥地利也成为与普鲁士相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西班牙在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国势剧衰,在欧洲成为配角。意大利尚处于奥、法分割之下,但意大利在地中海中部地位稳固。 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均势格局是暂时的,不稳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力图打破法国在欧洲潜在的霸权地位,积极干预欧洲大陆事务。俄国企图打通波罗地海出海口,与瑞典对抗,荷兰、丹麦也积极参与混争。它们将对欧洲政治秩序重新作出安排,国际关系孕育着新的动荡和演变。 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