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内液体对vlcc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liquid cargo on side structure behaviors of a vlcc in collision.pdfVIP

舱内液体对vlcc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liquid cargo on side structure behaviors of a vlcc in collision.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舱内液体对vlcc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 effects of liquid cargo on side structure behaviors of a vlcc in collision

第30卷第5期 爆炸与冲击 V01.30。No.5 2010年9月 EXPL()SIONANDSH()CKWAVES Sept..2010 文章编号:1001·1455(2010)05—0479—08 舱内液体对VLCC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 张延昌1’2,杨代玉1,王自力1 (1.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2.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以300 该VLCC在满载和压载工况下的碰撞损伤机理及耐撞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碰撞过程中液货与结构之间的 流一固耦合力、碰撞力、结构变形、结构吸能等进行计算分析,并将这些参数与空载工况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 比分析,阐述舱内液体对结构损伤机理及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舱内液货对VLCC舷侧结构碰撞后期 的损伤变形、碰撞力等产生一定影响,对整体碰撞性能影响较小;压载水对结构的损伤机理、耐撞性能均产生 显著影响。结构的变形模式发生明显改变.碰撞力显著增大,系统吸能大幅增加,其耐撞性能显著提高。 关键词:固体力学;损伤机理;流一固耦合;超大型油轮;耐撞性能;船舶碰撞;满载;压载 中图分类号:0342;U661.4国标学科代码:130·1565文献标志码:A 1 引 言 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往往会造成船体结构破损、货物泄漏、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灾难性后果。从 船舶、人员安全及海洋环境保护上来看,开展船舶碰撞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船舶碰撞与搁浅成为船舶力学领域的研究重点[1。2],学者们E3-6]针对船舶碰撞及耐撞结构 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旨在提高船舶的碰撞性能,提出了多种耐撞结构形式。船舶碰撞问题涉及材料 学、刚体动力学、塑性动力学、结构动力学、船舶水动力学、损伤力学等学科,研究中通常忽略舱内液体对 船体结构损伤机理及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油船在服役期间装载工况通常是满载或压载的2种工况, 因此,研究舱内液体(液货、压载水)与结构的耦合作用对舷侧结构的碰撞性能的影响有重要意义。A. Zhang等[7]分析了碰撞过程中满载工况下流一固耦合力,但没有详细讨论舱内液货对船体结构损伤机理 及耐撞性能的影响。张延昌等[81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背液船体板架的碰撞损伤机理及耐撞性能。 kDwT 本文中以300 该结构在满载及压载工况下的碰撞性能,通过计算碰撞过程中液货或压载水与结构之间的耦合力、结构 损伤变形、能量吸收、碰撞力等,分析舱内液体对舷侧结构损伤机理的影响,并通过与空载工况下结构损 伤机理的比较揭示液货或压载水对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 2满载工况下VLCC舷侧结构碰撞性能 2.1碰撞方案及有限元模型 kDWT 对300 VI。CC油舱舷侧结构在满载(95%装载)工况下的碰撞性能进行数值模拟。考虑到 船舶碰撞具有明显的局部特性以及为了使问题简化,对该船中间舱段进行研究。撞击船选取排水量为 20kt带球鼻艏的某型集装箱船,撞击速度取为10m/s,撞击位置选取在舷侧板架平台与肋板交叉处。 采用附连水法计及舷外水对碰撞历程的影响,附连水以附加质量密度的形式加到相撞船体上[9]。 舷侧结构采用shell单元模拟,采用局部细化网格技术;约束采用舱段两端节点刚性固定形式;材料 ·收稿日期:2009—06—30I修回El期:2009—08—31 作者简介:张延昌(1977一),男,博士研究生.讲师。 万方数据 爆 炸 与 冲 击 第30卷 舱段采用DYMAT24模型,以附加质量密度方式考虑舷外水的影响,泊松比为0.3,密度(包括附连水) 为10.99t/m3,屈服应力为235MPa,弹性模量为210GPa,应变率敏感参数D一40,JP一5;液货采用 450 DMAT模型,密度为0.86t/m3,体积模量为l MPa。舱内液货流体欧拉域网格的特征长度为0.36 m×18m×18 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llo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