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全面发展视野下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docVIP

人全面发展视野下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全面发展视野下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

人全面发展视野下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究[摘要]本文从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入手,探讨民族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及特点,并提出针对性较强、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这对于增强民族院校的软实力,促进民族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全面发展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由此可见,深刻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在新形势下探索如何依托民族校园文化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强民族院校的软实力,促进民族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建设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近年来,国际社会科学界及相关组织对欠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认识上,经历了由“增长”主题向“发展”的转变。对于“发展”目前至少在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所谓发展,是一个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社会整体性变迁过程;发展的价值趋向是“人”,所产生的结果应该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是人扬弃了异化的具有自由个性的发展,是其发展程度成为社会发展价值尺度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中心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他们在其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 在他们那里,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四个层次。即:第一层次,亦即最基本的层次,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而这一点显然又是和旧式分工的消灭紧密相联系的;第二个层次,即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了自由的发展;第三个层次则是指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一、二层次基本上从具体形态上――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形态上说的,第三个层次是从广阔的意义(形态)上说的,它也是第一个层次的引申和目标;第四个层次,由前三个层次进一步引申而来的,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发展[2]。这四个层次,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的完整、精确的定义,也是迄今为止我们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所能见到的最具体、明确、科学的定义。这四个层次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整个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高级阶段,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高校作为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知识人才的摇篮,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校园环境,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直接使学生领略到自身的责任,激发其研究兴趣和创新能力[3]。民族院校是我国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构建,事关全民族的稳定与团结,因此,高度重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使之站在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与富强的前沿,率先成为促进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阵地,是加快改革开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民族校园文化的现状与特点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就其广义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包含学校的精神面貌,也包含学校的物质文化,还包含学校的组织制度文化;狭义上的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在从事教学及其它各种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制度和物质形态。民族风俗人情、民族宗教信仰、民族生活习惯、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化背景等交汇融合,为民族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民族院校校园文化既具有普通院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又具有自己固有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校园活动文化上的特殊性[4]。 (一)具有民族风情的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学校物态环境、建筑设施、人文景观等[5]。校园物质文化作为一种物质的客观存在,能为人们的感官所直接触及,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这种直观的物质文化包含了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以及学校的校容校貌、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绿化、生活娱乐场所等诸多物质条件,反映了一种文化氛围。民族院校的校园布局、人文景观等往往富有民族特色,在教学楼、图书馆、校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