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与规划辅导2: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
《土地利用与规划》第一章 辅导(上)
第一章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和保护
一、太阳辐射与作物生长
1、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和活动的源泉。
从太阳方向直接投射来的辐射,称之为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接受太阳直接辐射的多少,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强度。
太阳直接辐射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的吸收、散射和反射而被减弱。
大气透明度和云的年变化对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年变化有很大影响。
投射到水平面上的天空散射辐射来自整个天空。碧空条件下,水平面上的天空散射辐射强度,主要决定于太阳高度和大气透明系数,云对天空散射辐射强度的影响也很大。
太阳直接辐射与天空散射辐射之和称之为太阳总辐射,或简称总辐射。
在碧空条件下,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强度随太阳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即使在有云时,总辐射强度主要地也是决定于太阳高度。因此,太阳总辐射强度的日、年变化,均表现与太阳高度角变化的一致。
太阳辐射总量是指某一接受表面,在一日、一月、一年或任一时段内,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它可以分别指太阳直接辐射总量、天空散射辐射总量或太阳总辐射总量。
2、绿色植物对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
对绿色植物生长发育有作用的辐射波长范围大致在300~750纳米以内,这一部分辐射,称之为生理辐射。
太阳辐射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很大,因而对作物植株生长量和经济产量都有很大影响,此外,对作物的品质和发育也有影响。
3、光饱和点因作物种类、生育时期以及某些农业气象条件而不同。
例如,喜阳植物和在太阳直射光下生长的叶片,光饱和点较高。尤其是荒漠植物和高山植物,甚至在中午太阳直接辐射照射下也不会达到饱和点。一些耐荫植物和生长在散射光下的叶片,往往在中午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十分之一或更低的强度下,便达到了光饱和状态。
作物光补偿点随作物种类、作物生育期以及某些农业气象条件而变动。阳生植物光补偿点可达太阳辐射常数值的5%,而荫生植物可降到0.3%。阳地植物在荫蔽条件 通过一段时间,它的补偿点也会降低。光补偿点的降低,可以看成是植物对弱光的一种适应。在高温下,呼吸作用加强;光呼吸型作物,在增加光强时,也会使光呼吸增强。呼吸强度的增加,将使光补偿点提高。
强光有利于作物繁殖器官的发育,相对的弱光却有利于营养生长。
4、阳辐射强度还对作物品质有影响。
植物对昼夜长短的反应,统称为光周期现象。
目前,光能利用率是很低的。亩产500公斤的水稻,按经济产量计算其太阳总辐射能利用率只有0.5%;如按生物学产量计算其生理辐射能利用率,也不过2%。因此,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5、日照条件对人的居住环影响很大。在规划设计中应很好地应用日照原理,合理地确定建筑的朝向、间距以及研究房屋体形和房屋阴影造成的影响,为居民创造良好的日照条件。
前后两列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间距称为日照间距。日照量的标准包括日照时间和日照质量。日照标准的拟定设计因素较多,目前尚无统一的规定。一般要求在冬至日中无前后至少有2小时的连续日照时间。
住宅的朝向主要与日照的时间、太阳辐射强度、常年主导风向、地形等因素有关。
二、温度条件与土地利用
植物在整个生命期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从低纬到高纬,从低海拔到高海拔,相应地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需要热量多、不耐寒的植物分布在较低的纬度和低海拔处;需要热量较少、比较耐寒的植物分布在较高的纬度和高海拔处。
1、在时间上,气温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除了这些周期性的变化外,还有非周期性的变化。
2、气温日变化的特点是具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通常最高温度出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年变化受纬度、距海远近、云量和雨季等因子的影响。
4、在50米以下的近地气层中,温度的垂直分布有很明显的日变化。气温垂直梯度是指高度每变化100米时,气温的变化数值。
5、当土壤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土壤中水分结成冰。冰固结了土粒,使土壤变得非常坚硬,这就是土壤冻结。冻结后的土壤称为冻土。土壤冻结时,冰晶体扩大能使土 粒破裂,空隙增大。解冻后,土壤变得比较疏松,将有利于土壤中空气流通和提高水分渗透性。
6、土壤解冻时不单是由上而下一个方向进行,往往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两方面同时进行。这是由于土壤深层热量上传使冻土层底部也开始解冻。在土壤刚开始解冻时,由于土壤还未化通,上面化冻后的水分不能下渗而造成地面泥泞,通常称之为返浆,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囫囵吞枣的近义词俊俏活泼机灵微风吹拂鲜艳聚拢烂漫.PDF
- 园林工程试题库-河南园林网.DOC
- 团购起家~27种创新口味爆销量卡滋卡滋爆米花.PPT
- 园林绿化工程市政基础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记录.DOC
-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技处-天津科技大学.DOC
- 固定资产-中国保监会.DOC
- 固定资産证明书交付申请书-茅野市.PDF
- 固硫剂对煤燃烧过程中硒挥发性的抑制作用-环境科学.PDF
- 国一2班级读书会导读与分享活动指导老师:江秀郁.DOC
- 固镇县初中教育信息表-安徽省政府.DOC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山亭区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砖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协作体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八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S9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版).docx
最近下载
- GB∕T38305-2019头部防护救援头盔..pdf
- 2024届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通信铁塔标准图集(V1.0).pdf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 第5部分:浮选.docx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第4部分:磁选》.pdf VIP
- 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手册-信息披露政策法规汇编(通用) 20240627.pdf VIP
- 高标准农田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标340页).doc VIP
- 1688店铺运营计划方案.pdf VIP
- 《医学伦理学》教案 第四章 医学伦理学的规范体系.pdf VIP
- 《选矿试验技术方法 第1部分:破碎筛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