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水文科技信息2014年第9期
山西水文科技信息
山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资料信息中心 2014年第9期(总第224期)
基于LH-BP松散耦合模型的日径流预测/方玉杰等//水电能源科学2014.8-30-33
淮河流域近500年洪旱事件演变特征分析/杨传国等//水科学进展2014.4-503-509
黄河泥沙资源利用途径与原则/王立久等//人民黄河2014.7-9-12
梳理了黄河泥沙治理演进的历史过程,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黄河治理开发的新需求。阐述了黄河泥沙自然资源属性及黄河泥沙资源在农业、河道治理、能源开发、建筑材料和黄河文化等方面的利用途径,认为以黄养黄、以沙治沙是黄河泥沙资源利用的根本出路。黄河泥沙资源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其利用应遵循整合、提升、联产、胶凝的原则。
基于可变集的年径流预测方法/陈守煜等//水利学报2014.8-912-920
年径流预测是水资源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如何保证预测方法的科学性与预测精度的稳定性是研究的关键问题。文中应用可变集的辩证法数学定理,引入辩证思维,提出年径流预测可变集方法新的研究途径。通过实例与实测值比较分析,表明新的预测途径在满足一定预报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方法的可靠性与结果的稳定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水沙实时预测数学模型研究/赖瑞勋等//水利学报2014.8-930-937
传统的水沙数学模型基于水沙运动守恒规律,在给定模型参数和边界条件下封闭未知变量,产生可求解的静定方程组。本文在传统水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水沙实时观测值,利用集合卡尔曼滤波等方法,构造水位、流量和含沙量等未知变量的状态空间方程,通过滤波求解获得他们的优化值,并实时更新模型方程的初始场,将传统的水沙数学模型发展为水沙实时预测数学模型。该实时校正模式应用于2011年黄河下游花园口至利津河段调水调沙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中总氮/张晓云等//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4-51-53
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水样,OnGuard Ⅱ Ba柱萃取、过滤,去除消解液中大量硫酸盐,离子色谱法测定地表水护总氮含量。试验表明,方法在0mg/L -20.0 mg/L之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方法检出限为0.007 me/L。该方法与国标法同时测定标准物质,测定值均在定值范围内,6次平行测定结果的RSD分别为2. 396和1. 896,地表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95.7% -105%。实际水样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比对,无明显差异。
典型行业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探讨/徐建芬等//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4-54-57
通过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探讨我国现有污水排放标准存在的问题,即现有的标准不能有效控制废水特征有机污染物排放。依据美国环保局多介质环境模型,用不同方法计算水介质排放环境目标值,用该值作为标准限值,评价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监测结果。针对典型行业废水有机污染物排放特征,提出制订排放控制标准的建议。
水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方法研究/侯剑英//山西水利2014.1-9-10
就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重点和合理性检查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数据的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等方面分析了水环境监测数据审核的重点和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实际工作中对水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合理性检查的一些经验。
山西省水文站网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徐静//山西水利2014.3-10-11
介绍了山西省水文站网现状,针对水文站存在的工作条件艰苦、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合同实施的管理保证体制、规范安全生产监理制度、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测站建设改造管理工作等管理对策。
汾河水库藻类监测与评价/边利心//山西水利2014.6-20-21
以《全国藻类试点监测技术规程》为依据,对汾河水库进行藻类监测。通过对水库水质、富营养化和藻类的分析,了解了藻类密度、组成和优势种的季节变化特征。指出水库虽暂时富营养化程度不高,爆发水华的风险不大,但存在进一步富营养化的趋势,提出防治水库进一步富营养化和降低水华爆发风险的措施。
全景图像展示技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许志勇等//水利信息化2014.4-17-21
在防汛抗旱等水利工作的指挥决策过程中,实时了解灾害现场的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景图像展示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利用真实的照片获得三维立体的感觉,具有360的视角,可获取现场的全方位信息。水旱灾害发生时,在现场进行全景图像资料的采集,经过后台专业拼接处理,最终通过网页或者软件集成的方式发布,能全面反映灾害现场及其他各类次生信息,为防汛抗旱指挥部门迅速把握灾情,发布灾情信息,以及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为后期灾害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