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送王含秀才序.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愈-送王含秀才序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韩愈-送王含秀才序 所属朝代:宋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 耶? 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 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 ,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 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 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 其子孙。 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 厚。 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 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在年轻的时候,读王篑的醉乡记,心里面很奇怪那隐居的人,既然 和世界没有什么牵挂,为什么还说这种话,难道说真的是贪吃那酒吗?到后来 读了阮籍、陶潜的诗,终知道他们虽然洒脱,不愿同世人交接,但是他们的心 ,终究不能平,偶然碰见那事物的是非,他就感触起来,把酒来做遁世的托辞 罢了。那颜子住在一条陋巷里,只有一箪的饭,一瓢的汤。曾子唱起歌来,声 音好像是从金石里发出来的,他俩寻到了圣人做老师,急急忙忙的要想学他 ,还觉得来不及;对那外面的事情,没有工夫去计较了;那里还会有借着醉乡 做逃遁处的道理呢!所以我很哀怜那醉乡的人,不曾逢着好时候。 建中初年 ,天子即位,很想按照贞观开元年间的政治,做一番大事业,朝庭上官,个个 上奏疏,讨论时务,这时候那醉乡的后嗣,又因为所说的话太直,丢掉了官。 我读了醉乡的文词很哀怜他,又很敬重那良臣的刚烈,总想认识他的子孙。现 在你肯来见我,就算是没有什么才华,我也要协助于你,况且你的文才,你的 品行,很能继承家风元气,浑浑然即端方又敦厚,只可惜我的力量很薄弱,不 能够提拔于你,而我的话,又没有什么人相信。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只好趁你 走的时候,请你吃上杯水酒。 注释1、《醉乡记》:作者王篑,字无功,隋唐时代的隐逸诗人,仕途不顺 ,归隐山林,嗜酒成癖,能饮五斗,著五斗先生传及醉乡记,是王秀才王含的 先祖。2、偃蹇:困顿、失志。3、颜子:颜渊。4、箪:盛饭的圆形竹器。5、 金石:金,钟鼎彝器。石,碑碣石刻。金石指用以颂扬功德的箴铭。6、圣人 :孔子。7、汲汲:形容努力求取、不休息的样子。8、曲:把麦子或白米蒸过 ,使它发酵后再晒干,称为曲,可用来酿酒。此处指酒。9、建中:唐德宗年号 。10、丕绩:大功业。11、无所挟:就算是没有什么才华。12、张之:协助他 。13、文与行:文章与品行。 作者资料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 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 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 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 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生平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 三次均失败, 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 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 ;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贞 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